第一百二十一章:蘇淺心思(第2/2頁)
章節報錯
既然不知道如何接受那便順其自然好了。
就如同現在這樣。
兩人吃過飯後一起在這後花園散散步,晚些時候再看看許青寫的話本,有時候他還會在自己旁邊遞上一碗紅糖姜水。
甚至月色好的時候兩人一同在院子裡看看月亮,甚至興致來了許青再吟上兩句詩。
天氣稍暖的時候兩人也會在小亭子中下兩局許青教給她的五子棋,再略微加上些許懲罰作為賭注。
儼然已經是與真的夫妻一般無二了。
站在池塘邊上,蘇淺接過許青遞過來的魚食,一點一點的將魚食撒進去。
許青看著池子裡的魚不由得暗自搖頭,這些魚實在太瘦了,蘇府的下人餵魚的手藝與蕭如雪比起來根本不在一個高度,不但不在一個高度還差了好幾個級別。
看來想要在短時間內吃到蘇府的烤魚是不可能了。
……
之後的三日永安縣的案子便是越來越少,甚至於已經恢復的與以往無二了。
要說多了些什麼,那便是永州城的文人墨客開始歌頌本縣的縣令大人為民做主、斷案如神。
很多傾盡半生著書立說之人終於是得到了自己應得的稿酬,這讓困苦潦倒的他們喜極涕零。
而且,他們的書旁的鋪子再也不能隨意刊印售賣了,若想售賣必須要與著作人定下契約,標註好報酬,再由官府公證。
哪個書鋪再想私自刊印旁人的著作拿去販賣必將受到律法的嚴懲。
嚴格來說在沒有朝廷新法出來之前最慘的並非是寫作話本之人,而是他們。
畢竟,話本這東西講求的就是一個時效性,最掙錢的也就初發的那幾天,隨後的時間裡售賣量便會呈直線下降。
他們的書不同,他們所著或是醫書或是為經典做注甚至也有社稷百態總之型別五花八門極盡考究。
這種書講求的不是時效性,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開發出書的價值,可以說這些書大都越往後越有銷量。
但是除了他們授權刊印的書鋪之外的各大書鋪隨意的爭相刊印,這讓得他們與其背後書鋪所得的資財也是越來越少。
而還有一些無錢又無門路之人乾脆如同賣話本那般,一卷只幾兩銀子的賣給了書鋪。
但是如今不會了,因為旁的書鋪任意盜版他們著作需要支付給他們的賠償,他們都是富了起來,有了律法保證他們的合法權益,有了錢財保證他們無憂的生活,他們對著書立說又重拾信心,開始重操筆墨。
州衙
刺史大人處理完了政務之後放下手中的毛筆,如今新法已經是頒下幾天時間了,也不知道治下各縣情況如何,對於新法可還習慣?
畢竟,王爺還在永州城,可別出什麼亂子才好!
若是被王爺看到治下變得一團糟那他的烏紗帽可就懸了!
想到這裡,刺史大人站起身,換來隨從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