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青聳了聳肩:“您不也是嗎?”

賢王什麼德行蕭葉可是一五一十的跟許青說了,剛剛當上的皇帝轉手丟給了弟弟,自己帶著兵就跑戰場去了。

回來後一直做王爺,究其原因就是先帝是做皇帝的,卻死得早,而且每天批閱大量的奏疏,是操勞過度而死。

賢王對那個皇位是看在眼裡,懼在心裡。

這個世界上誰還沒點私心了?

賢王聽到許青的話,尷尬的咳嗽了一聲轉移話題道:“你撰寫的那部律法本王都看了罪名簡潔,賞罰分明,處置合理,倒是也算不上針對柳家,本王已經差人將之送上了京城,相信就算是六部官員看了也挑不出差錯,很快便可以推行實施。對了,本王剛剛貌似聽到你說要為我大楚奠定萬世之基,此間正式我大楚用人之際,不如你關了商鋪,入仕官場吧,本王來保薦於你。”

許青咳嗽了一聲到:“在下這不是還要為王爺經營國商嘛……國商發展起來不也是造福萬民嘛……而且在下年紀尚淺閱歷不足,進了官場怕不是要一天天的勾心頭角心力憔悴而死,在下要是死了誰還為王爺經營國商啊,您說是不是?”

三日之後

京城

楚皇坐在御書房看著下方甲士呈上來的一沓紙,又拆開了一封信,細細讀了起來。

一封信看完,楚皇不由得有些吃驚:“又是這個許青?皇兄這是從什麼地方找的人才?”

由不得楚皇不吃驚,不久前的馬蹄鐵也是出自此人之手,經過工匠改良之後便是讓的工部大量生產裝配在馬蹄之上,使得戰馬可以更好的馳騁沙場。

而今日,那許青又獻上了一部律法?

想到這裡楚皇不由得搖了搖頭,皇兄還真是將這個許青當成寶了,馬蹄鐵可以因為這個許青的一時的奇思構想出來。

由於賢王並沒有言明許青詩詞上的造詣,楚皇只當此人是一個有大才的匠人,甚至想過將此人安排到工部做事,想必會大有建樹,前途不可限量。

不過皇兄說了賜予此人爵位,楚皇也便是讓翰林院擬了一封封爵的聖旨出來,反正這個皇位本來也是皇兄的,他就是臨時被拉壯丁而已,封個爵位就封個爵位好了,反正一個縣男爵位也值不了多少錢。

但是今日,皇兄竟然說此人找出了我大楚的律法疏漏,順便還補了一篇律法出來?

皇兄真是太胡鬧了!律法之事豈能如此兒戲?!

雖然他本來就不想做皇帝,但是他也不能看著皇兄如此胡來!

律法是說補就補的嗎?還補了一部?

想當初修訂律法之事,改一個律法條文中的幾個字六部尚書兩位丞相都要在朝堂之上爭論不休。

現在皇兄竟然直接寄過來一部?真當律法是皇兄自己家的?說改就改說補就補啊?!

《大楚律令》怎麼來的?直接將前朝的《大隋律令》改了個名字直接拿來用,為什麼不重新撰寫一部?

那是因為一部律法的成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以及人力還有財力,哪能說寫就寫?

楚皇真懷疑這許青是不是給皇兄灌了迷魂湯了,什麼都能胡來?!

還敢將主意大到律法上?

楚皇不否認律法有疏漏,有疏漏可以提出來嘛,若是許青提一些意見做成奏疏,楚皇看了都會覺得許青是一個機敏的人才,說不定還會在朝堂之上誇耀一番。

但是他直接將一部律法呈了上來,楚皇就不得不覺得此人有些狂妄自大了,六部尚書都需謹慎的事情你一個毛頭小子竟然敢大言不慚的增補?

當真是好大的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