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山修煉去吧,今後代吾看管北方!若袁順勢而為,汝不得出山!若袁逆天而行倒行逆施,汝可出山擇一而仕扭轉乾坤!」

左慈無奈只得拱手接令道:「弟子領天命!」

言罷,二人身影皆消散不見!

原來如此

這要是袁紹在這裡的話,肯定會明白,事情的前因後果。

「左慈乃八怪之一,而南華老仙乃是八怪的師父。」

至於其他七怪的話,容日後慢慢道來。

另一方面,荊州水鏡草廬,也是異常的熱鬧。

荊州鹿門三老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三人圍爐而坐,促膝長談。

龐德公開門見山道:「如今袁本初竟然肯放漢帝歸洛陽,這一步又將天下之水攪渾了。」

黃承彥接話:「冢虎入世,鳳遊天下,龍隱於野,單福亡命、王佐鬼才仕冀、籌畫亡故、周郎江東。八奇去一,水鏡兄可有人選接替籌畫戲志才乎?」

司馬徽撫須對道:「吾非許子將,重名,八奇也只是南華老兒與其門徒與吾互不服的稱謂。」

龐德公笑道:「水鏡兄此言差矣,如若不然司馬家族如何讓冢虎提前出仕。司馬一族的抱負乃是行代漢之事,如今不想仍壓不過袁氏。兄就不曾感到壓迫?」

說的司馬徽臉色一變,後又嘆息不已:「本以為袁氏將亡,誰想袁紹竟然棄天子而再亂天下。此必乃荀彧之所想,最忠漢之人出此計策不為過。卻為袁氏再續生路,袁、楊相加九世三公,吾等餘下世族何日出頭也?」

黃承彥對此非常贊同:「雖此前,楊、袁決裂,只撼動了楊家一族。楊德祖雖年少有為,但為人城府膚淺,不及其父萬一。楊家無慮,如今袁紹生路再現,又整合天下袁氏於北。雖為代漢,但其已然讓袁氏成為五世三公與楊氏並起。」

龐德公跟著道:「曹孟德、劉玄德、孫伯符唯有此三人能與袁氏抗衡。然孫伯符並非長壽之象,身為主君戰場之上率先入死,必將早亡。然周郎已出仕孫氏,按照其與孫伯符的交情,必然老死江東。其餘三人中,曹孟德已顯女幹雄之像。冢虎也投效於曹,唯有劉玄德手下無八奇之人。吾有意讓吾侄出仕劉玄德或孫氏,不知黃兄如何安排令婿?」

黃承彥點點頭道:「吾愛婿一生只為漢,故而若不投效劉玄德。則其寧可隱世一世,亦不會投效任何人。」

司馬徽插話:「孔明心中只有漢室,故而若劉玄德能活到荊州。吾將親自為其引薦孔明。士元之才不弱於孔明,皆因相貌醜陋而不得用,山民兄(龐德公字山民)可差書一封告知其除袁、曹外皆可投效。至於元直,我已命人去潁川接其老母來荊州,元直之母剛烈定然會讓元直投劉。故而,我才讓山民兄告知士元自行抉擇。如此可保多方平衡。」

司馬徽接著又道:「今袁氏佔有河北四洲,曹孟德佔有兗、司隸,徐州之地有豺狼呂布雖攻青州而不能下,若袁放呂歸徐,則曹只可向豫與劉爭鋒。孫氏困守江東難進寸土,荊、益二劉一者年事已高,一者闇弱無能,劉玄德若棄豫進荊則可佔有荊益,到時可得用武之地。」

對於司馬微的計謀,龐德公自然贊同,只是有些疑惑道:「徐州呂布確為一禍害,然關中、西涼之地水鏡兄為何不提?」

司馬徽珉茶後笑道:「北方之地袁本初豈會放過?雍涼塞外恐早就在其眼下,曹孟德最終也只能佔有中原三州(兗州、豫州、司隸)若不能全力攻下徐州,則任何一方皆無力抗袁。漢帝雖歸洛陽,可比之周天子更加不如。」

說完三人皆不做聲,良久黃承彥出聲:「若非我儒家又要不敵南華道家之人預言?」

司馬徽眼中輕視一下道:「南華八怪中唯一得道只有南華一人,其餘者除左慈、外皆不可慮。張角三人、張魯、于吉、笮融所使用的兵法為教宗幻術。說三道四,信口胡來,蠱惑人心。實乃天下最卑鄙的兵法。可笑俗人皆為其所蠱。」

「左慈曾與吾論道,透露八怪之間同門鬩牆、各自相鬥,他亦不認同張

角三人宗教起義之做法。八怪中吾唯一認可之人也唯有左慈,其餘除南華老道外,皆小人而。」

龐德公、黃承彥面面相覷,這是他們第一次聽到司馬徽對南華八怪的總體評論。

黃承彥接著問道:「那南華挑起亂世,是否已遭天譴?」

司馬徽搖搖頭:「南華出世,併為自身行事,而是挑天地人三兄弟為人選代其行事。自身仍然逍遙於世,何來天譴一說?其壽已然達百歲以上,卻仍健在。」

龐德公嘆息不已:「幸其不入世,否然天下之亂還不知會成何樣!」

司馬徽搖搖頭道:「儒道兩家矛盾由來已久,不說也。今八奇去其一,吾已選中繼任者為武威賈詡,贈其號:謀亂。」

黃承彥道:「水鏡兄是打算令許子將派人知會賈詡,亦是打算親自昭告天下?」

司馬徽道:「吾只會知會其餘七奇,以及世族中人。八奇存在乃是吾對抗南華八怪的唯一手段。唯有八怪死絕,八奇之名才會結束。」

水鏡言罷,龐德公與黃承彥相繼明白了他的決心,相繼起身告辭。

而後司馬徽用手沾水在案上寫了一個字:奇。

自言自語道:「南華八怪本就不該存於世!哪怕認同左慈的為人。」

說到底司馬徽對南華八怪也只有一個字:恨!

直到現在,真相終於大白。

水鏡八奇乃王佐荀彧、謀亂賈詡、鬼才郭嘉、周郎周瑜、單福徐庶、鳳雛龐統、臥龍諸葛亮、冢虎司馬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