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郭汜帶著西涼軍,打回長安之後,自然有一股怨氣要發洩的。

他們也沒有約束的,乾脆就縱兵大掠,幹起了自己的老本行的。一路燒殺搶掠的,見到朝廷的大臣,不分青紅皂白的,照殺不誤的。

太常卿種拂、太僕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皆死於國難。

西涼兵,燒殺搶掠了一晝夜之後,才算平息了怒火的。

李傕、郭汜見大軍都發洩好了,就讓張濟等收攏兵馬,等候命令的。自己帶著手下,徑直殺入宮城,幹正事去了。

於是賊兵圍繞內庭至急,侍臣請天子上宣平門止亂。李傕等望見黃蓋,知道是獻帝的,就約住軍士,口呼“萬歲”。

獻帝驚慌了一夜,現在又見李傕、郭汜殺氣騰騰而來,心中有些懼怕。

倚樓,故作平靜問道“卿不候奏請,輒入長安,意欲何為?”李傕、郭汜見小皇帝,有點色令內荏,仰面奏道“董太師乃陛下社稷之臣,無端被王允謀殺,臣等特來報仇,非敢造反。但見王允,臣便退兵。”

言下之意,就是我們是為了董卓報仇來的,不是造反的。等殺了王允之後,我們就會退軍的。

獻帝聽到李傕、郭汜的話語,心中長舒了一口氣,看著聲旁的王允,希望他站出來擺平他們的。

王允在帝側,聞知此言,奏道“臣本為社稷計。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惜臣,以誤國家。臣請下見二賊。”

獻帝,裝作徘徊不忍的樣子,就讓王允去送死吧,自己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王允自宣平門樓上跳下樓去,輸人不輸場,大呼道“王允在此!”

李傕、郭汜見了王允,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的,拔劍叱道“董太師何罪而見殺?”

王允,輕蔑道“董賊之罪,彌天亙地,不可勝言!受誅之日。長安士民,皆相慶賀,汝獨不聞乎?”

李傕、郭汜,有點不服氣,就追問道“太師有罪,我等何罪,不肯相赦?”

他們剛說完,王允就大罵“逆賊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有死而已!”

李傕、郭汜憤懣,手起劍落,把王允殺於樓下。但是大軍還是沒有退走的,依舊圍著城樓的。

原來是李傕,突然心血來潮的,想要殺了獻帝,自己做皇帝的。郭汜還算有點見識的,見自己弟兄頭腦發熱。

不得不出言,勸諫道“不可。今日若便殺之,恐眾人不服,不如仍舊奉之為主,賺諸侯入關,先去其羽翼,然後殺之,天下可圖也。”

李傕也醒悟過來,聽從他的意見,按住兵器,坐等獻帝問話的。

獻帝在樓上,李傕、郭汜殺了王允,但是大軍遲遲不退,心中有點膽怯的。

就讓侍從去宣諭問道“王允既誅,軍馬何故不退?”

李傕、郭汜見是個小官過來問話的,也不在意,就邀功請賞道“臣等有功王室,未蒙賜爵,故不敢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