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又把這道題拿出來考沈林飛了,作為壓軸之題。

當然,他壓根沒有想要沈林飛解答出來,僅僅只是用來顯擺的。

讓你沈林飛這個鄉巴佬看看,我許文昭究竟是何等之牛逼?

好吧,對於許文昭來說,能夠解答出14行排列確實已經很牛逼了。

但對於沈林飛而言,這還沒有達到十六世紀的水平。

而他輕而易舉就能畫出23行的排列,比許文昭的答案起碼領先了上千年。

20棵樹,每行4棵,竟然種出了23行。

簡直是逆天啊,對許文昭的14行進行了徹底的碾壓!

只怕會將許文昭震得魂飛魄散吧!

……

前面九道題,沈林飛僅僅只用了不到十分鐘就完成了。

最後一道題,他整整用了小半個小時左右!

當然,在腦子裡面他解答是很快的,瞬間就有了最牛逼的答案,創造記錄的答案。

但是,想要呈現上紙面上卻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這是一個非常精準的幾何圖案,錯一點點都不行。

所以,沈林飛才整整用了半個小時。

剩下的時間他依舊寫寫畫畫,要未雨綢繆啊。

在他答題的過程中,為了不給他造成壓力,伯爵大人和老夫子都沒有在邊上旁觀。

許文昭坐在上面看著沈林飛答題,心中是非常得意的。

他一直都在注意沈林飛,發現他前面九道題花的時間微乎其微,而是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最後一道題上。

這是很正常的一種行為。

在他看來,前面九道題都是硬性的題目,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

而沈林飛肯定是完全不會的,把腦子想炸了都不會,所以匆匆掃視過這些題目後,胡亂寫了一個答案。

而最後一道題目,雖然是最難的,但是卻是軟性題。

20棵樹,每行4棵,最多種幾行?

任何人看到這道題目,心中都會抱有希望,然後瘋狂投入其中,不斷地嘗試各種反方案。

結果發現,就算耗費幾個月時間,也根本不可能解答得出來。

他許文昭花了足足十幾年時間,才完成了十四行的排列。

所以已經可以斷定,沈林飛半道題都解答不出來。

鞭笞一百,已經成為定局了。

許文昭為何如此篤定?

因為前面九道題沈林飛完全沒有任何演算的過程,沒有藉助算籌。

就算是算術大家,也要用算籌演算好長一段時間。

這年頭哪有演算不用算籌的啊,一旦沒用,就只能證明一件事情,他什麼都不會,只是在瞎寫。

不僅僅是許文昭這麼想,伯爵大人也是這般想法。

沈林飛一次算籌也沒有用過,只怕真的是一道題都解答不出來。

這下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