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進、李逵率領眾人,一路衝出刑場。

吳用一手提著張知府,一手持刀,走到李天霸面前。

吩咐他與楊林、薛永、鮑旭,一同斷後,防止官軍有援兵到。

隨即,便與王慶、張化一道,往前衝去。

吳用等人剛衝出不遠,突然聽到官軍中有人大聲叫喊:“弟兄們,周督軍往日對我們不薄,殺了賊人,為周督軍報仇!”

“殺賊人,為周督軍報仇!”

“救出張知府,殺賊人,立功受賞!”

“殺賊人,救張知府,為周督軍報仇!”

喊聲剛落,便有很多人附和,跟著大聲叫喊。

大聲叫喊的,正是周魁的幾位心腹,副督軍、指揮使、副指揮使。

這些人都是周魁一手提攜,平日裡與周魁交情深厚。

他們見吳用抓住張知府,要挾眾兵士,準備撤離,一下子爆發起來。

一邊叫喊,一邊拿起兵器,鼓動眾人衝上去,與吳用他們拼命。

隨著喊聲,許多人也紛紛拿起扔在地上的兵器,一邊大喊一邊衝向吳用、王慶、張化等人。

這些人有軍隊中的精英,也有剛才被衝殺散掉的弓箭手。

雖然他們心裡也很害怕,這兩天接連廝殺了幾場,能活到現在,確實已經是運氣了。

誰不害怕?誰會真正不怕死?

如果再殺,說不準什麼時候,就被人一刀砍翻,倒在血泊中,再也看不見晚上的月亮。

但這些人,大多數,又都是周魁一手帶出來。

他們的心理素質,比一般的兵士要強很多。

更重要的是,他們對周魁比較忠心。

周魁這人,雖然心胸狹隘、嫉賢妒能,見有比他強、比他有厲害,自己駕馭不了的人,心裡很不舒服。

甚至恨不得先除之而後快。

但對他一手帶出來的兵,卻很好,很會關照。

不管是收攏人心也好,是表面做樣子給人看也罷,總之,大家天天在一起,感情確實還是有。

周魁跟李天霸不同,李天霸性格直爽、豪邁不羈,行事雷厲風行。在指導士兵訓練時,態度強硬,要求非常嚴格,說一不二。

對不遵守軍令者,毫不留情,非打即罵。

兵士對他除了害怕,心裡更是有很多的埋怨,大多都是敬而遠之,談不上感情。

在這方面,周魁確實比李天霸更得人心。

所以,剛才見周魁被殺,這些兵士心裡既害怕,又憤怒。

只是畏懼於吳用、李天霸、史進、李逵一幫人的勇猛兇狠,自知不是他們的對手,都不敢強出頭。

這裡面也有一些,是張知府的親信,他們見張知府被對方抓做人質,心裡也都很急。

想上前解救,卻同樣也畏懼對方的兇猛,一樣都是敢怒不敢言。

但人人心裡面,都憋著一股氣。

只是沒有人鼓氣,散作一團,拎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