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剝故意向吳團練隱瞞了現在的身份。

將以前在小屯縣衙當獄卒時的名字,告訴對方。

說自己叫李土牛,是小屯縣縣衙的小獄卒。

沒想到,李剝這一隱瞞,卻引出了一段往年舊事。

吳團練一聽“小屯縣縣衙李土牛”,頓時,臉色大變。

瞪大雙眼盯著李剝,看了許久。

隨後,突然一下跪倒在李剝面前。

聲稱自己是阿三,以前在小屯縣因為殺人被抓入獄,在要被斬首前,是當時的李土牛,也就是現在的李剝,偷偷放了他,救了他一命。

李剝聽了後,也是一怔。

許久,才慢慢回憶起來,想起阿三是為父報仇,一夜殺了仇家七口人。

當時因為敬佩阿三有勇氣,是條真正的漢子,所以在對方要被斬首前,李剝偷偷放了他。

沒想到,今日卻在這孟州城裡相遇。

而且,相遇得如此驚心動魄。

吳團練問李剝道:“恩公,你如何出現在這裡?難道恩公也住在這孟州城內?”

李剝道:“這裡不是說話處,我們找一個地方細說。”

吳團練道:“不知恩公住在哪裡?我隨恩公去您的住處。”

李剝對吳團練道:“我不住在孟州城內,今日有事,剛趕到城裡,暫住在這邊上的客棧裡。”

吳團練聞言道:“那我隨恩公一起到客棧去。”

李剝想了想,道:“好,那就一起到客棧。”

二人到了客棧後,李剝便將當年吳團練逃出後,自己因為擔心被縣官加害,也連夜逃離小屯縣。

四處流浪了一陣,到過河北、山東等地,吃了許多苦,幹過不少累活、髒活。

後來憑藉年輕時曾拜師練武,學得一身功夫,懂得不少槍棒拳腳,便到處使槍賣藝,賺點生活費,勉強度日。

但沒想到,卻在賣藝中得罪當地的地頭蛇,被當地的地頭蛇帶人圍攻,出手重傷對方,只得又逃往他處。

就這樣,轉來轉去,又轉回河南,但生活依舊沒有著落。

就在他漂浮不定、窮困潦倒之時,無意中救了一匹受傷的馬,結識了馬的主人,在孟州牢城營任管營的施老爺子。

這位施老爺子見他為人仗義,對他很是欣賞,得知他四處流浪,便帶他去牢城營當獄卒。

臨去前,老人還特地請算命先生,給他改了名字。

把原本的李土牛,改成李剝。

意思是這“剝”字,字裡行間帶利器,可以辟邪改運,早晚會有出頭之日。

說來也奇怪,自從改名後,李剝的運途,就真的越來越好。

李剝因為原來在小屯縣時,曾經在縣衙當過管牢房的獄卒,所以,到孟州牢城營當獄卒,做起事來得心應手,順風順水。

加上為人靈活,又重情重義,很是討施老爺子的歡心。

施老爺子對他很是賞識,不見便提拔他做了差拔。

後來,施老爺子任牢城使,便又提拔他任管營。

施老爺子在他即將離任前,又向上面推薦李剝,準備讓他接自己的班。

並且,自己使了很多銀子,替李剝打通上面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