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在吳用面前,喝醉趴下,那是分分鐘鐘的事。

此時,雖然天還未亮,但山上松火明亮,幾乎是十步一支火把,把山寨照得如同白晝。

吳用走出聚義廳,大口吞吸著山上清新的空氣,邁開腳步,在山寨外的山路上悠閒的走著。

一邊走著,一邊跟值崗的兵士打著招呼。

此刻,吳用的腦子非常清醒,他又想到李天霸。

想到天亮後,李天霸回到州府面見知府大人時,卻不知道知府大人早已聽信了周魁的話,認定此次出兵圍剿狐尾山失敗,是因為李天霸暗中私通狐尾山賊寇,事先在山上設下埋伏,裡應外合,打死打傷大量官兵,致使官兵損兵折將,大敗而歸。

而督軍周魁,臨危不亂,身先士卒,以一敵百,率領官兵英勇奮戰,終於殺出重圍。

周魁在奮戰中,為掩護手下官兵,自己也身負重傷,差點命喪狐尾山。

周魁縱然戰敗,卻精神可嘉,雖敗猶榮。

上述這些說辭,都是吳用事先設計好,白天在山腳下,趁眾人未留意時,私下授意史進,讓史進在放走周魁前,如此這般告訴周魁。

並特地強調說,李天霸早年行走江湖時,就已經與狐尾山頭領王慶、張化、張幹是好兄弟,平時多有往來。

張化還是李天霸的救命恩人,二人一直以來都是生死兄弟。

李天霸很早就在暗中入夥狐尾山。

就等著知府帶官兵來送死。

送他一個天大的功勞。

今天知府沒有親自來,算他走運,但狐尾山好漢早晚會殺進州府,將他的狗頭割下,掛在城樓上示眾。

那周魁本來就是個心胸狹隘之人,平日裡經常嫉妒李天霸武功比他強,深受知府大人的器重。

加上李天霸性格耿直,為人義氣,軍士有難,他第一個挺身而出,或兩肋插刀,或仗義疏財,幫他們消除危機,排憂解難。

所以,更是深受軍士的愛戴。

周魁對李天霸的嫉妒心,也越來越重,心裡總感覺,李天霸不管在什麼場合,處處壓他一頭。

這也更讓周魁寢食難安,恨得咬牙切齒,巴不得除之而後快。

只是因為李天霸武功比他強很多,周魁心存忌憚,不敢與他明著幹。

但內心卻早已對他恨之入骨。

所以,吳用內心早已斷定,周魁暗中肯定一直在尋找機會,想要除掉李天霸。

吳用的斷定沒錯。

一直以來,周魁都在等機會,等一擊必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