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內心暗自決定,等下與宋江分開後,去拜訪一下武大郎,把這件事弄個清楚。

吳用想到這裡,便起身對宋江道:“既然公明哥哥有公事在身,小生就不再多打擾。”

宋江也起身道:“今日是宋江的不是,掃了學究的雅興。明日見面時再長談,得空定與學究一醉方休。”

宋江說完後,向酒樓老闆付完酒菜錢。

與吳用一起走出酒樓。

分別前,二人約好,明日上午在縣衙門口相會,一起前往詩詞會現場。

吳用與宋江分開後,一者想著要去拜訪武大郎,二者考慮到明日要參加詩詞會,早點起來。

所以並未急著回東溪村,而是想在縣城找家客舍住下。

吳用已經想好,晚上入睡前,把前生熟記的幾首南宋、明清的詩詞,再回憶熟記一遍。

明日詩詞會上,做回瀟灑的文抄公。

來個一抄成名。

吳用想到這裡,內心不由一陣發笑。

此刻,天色已晚。

鄆城縣人口較多,生意也較活躍,雖然已經是夜晚,但街上的行人,依舊還是不少。

大街上的攤販,以及街兩邊的門店,許多仍舊還在營業。

吳用走進一家牛肉店,買了包滷牛肉和一些點心,向店家打聽武大郎的住址。

這武大郎雖然不是當地土豪,更不是什麼朝廷命官,但在鄆城縣縣城,說起買炊餅的武大郎,卻是無人不識、無人不知。

而且,口碑極好,鄆城縣人說起武大郎,都說他為人忠厚老實,為人善良,熱心助人。

武大郎每次上街,不管見到誰,都是主動先與人打招呼,永遠都是一副樂呵呵的表情。

這麼多年,除了今日對外鄉人被欺負,於心不忍,替人出頭作證外,還從未見他與人臉紅過。

吳用打聽好武大郎住址,便拎著那包滷牛肉和點心,往武大郎家走去。

此時的吳用,面帶笑容,心情愉悅的走在大街上。

一邊想著武大郎的絕世武功,一邊看著街上的夜景。

差點哼起了西洋小調。

“炊餅,賣炊餅,香噴噴的炊餅!”

突然,一聲沙啞的吆喝聲,讓吳用不由自主的停下腳步。

“武大郎?”

吳用內心暗道。

迅速轉身,將視線朝向吆喝之人。

但見街道邊一矮小之人,長相醜陋。

正守著一擔與他身高相差無幾的炊餅貨擔,大聲吆喝著。

不是武大郎,又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