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說說吧。”

“嗯…”

雲婉禾站起來的時候依然像個小學生。

像是在課堂上被老師抽起來回答問題的小學生。

而周圍的同學們之所以都向她投去注視的眼光,是因為大家都是知道,回答問題只是藉口,一定是她沒有遵守課堂紀律才會被老師點名。

“198最後的版本,主要部分其實已經是中秋的時候完成的了…”

雲婉禾不緊不慢地有什麼說什麼,聲音平穩,沒有讓人…至少沒有讓外人聽出自己的情緒有什麼波動。

可秦仁貌似並不是她心中的外人。

也或者是秦仁自己離她很近吧,總之在他的耳朵裡,部長聲音的平穩跟黃總的那種慢條斯理的平穩可不一樣,是一種下意識地在拖延。

這是正常的心理,雲婉禾不願意,或者說害怕那麼快速地就談到最關鍵的部分。

“…中秋過後甲方給了一個新的戶配,是因為找了新的風水先生,因為嶺東那邊比較信這個,所以就造成了方案的大改動,那我們這邊為了滿足風水要求,也是調整了幾版售樓部的方案,甚至包括一版做到四層的售樓部…”

……

雲婉禾一邊說著,五部有幾個對該專案接觸不是很深入的同事也逐漸皺起了眉頭,稍微能夠感受到這個專案的難度了。

就比如售樓部這方面,因為涉及到限高、成本、流線等多方面原因,一般都是預設不會超過兩層,有時候為了滿足容積率等特定要求最多也就會做區域性三層,四層的單獨一棟售樓部的確是非常少見,其原因一定是樓盤本身比較特殊,或者當地規範特殊,甚至是當地相關單位跟甲方的人際關係特殊。

總之就是方案“非典型”,建築師需要“費點心”的那種情況。

……

不過明眼人也聽的出來,雲婉禾說的這些其實都不重要,真正導致專案出問題的關鍵,在她平緩的敘述裡終究還是抖出來了。

“…提交最後方案的那天晚上,我…狀態不是很好,所以可能當時把甲方最後決定的方案跟另一版很像的方案弄混了,就…兩種方案不同的表格,圖紙,日照檔案之類的…就混在了一起……雖然最後合在一起的時候都驗算過了,但是一些小的東西可能就…嗯…沒算過來…嗯…”

秦仁不知道雲婉禾是抱著什麼心情把這段話吐露出來的,反正她話音剛落,那邊黃總也“咔”地輕輕一聲合上了茶杯蓋。

“小的東西沒算過來…”

他淡笑著重複地了一句,部門裡其他人都有些忍不住喉嚨一緊。

尤其是各位前輩姐姐們,她們很清楚黃總是個什麼樣的人,當年一個普通三本院校畢業之後考上同濟的建築系研究生,一個畢業即創業的標準80後奮鬥者,在蓉城業內同級別的各大公司技術老總中,最突出的就是對手裡專案的細緻把控。

用現在的玩笑話說,黃總的強項就是,就是“真的細”。

所以如果是普通員工在黃總面前說出“看漏了”“沒注意”“小地方沒算好”這種話,黃總絕對是要發飆的。

就是不拍桌子也不歇斯底里,光一皺眉就讓人感覺呼吸困難的那種發飆。

也就是雲婉禾這種公司裡的“大咖”,黃總才會用這種輕笑來委宛地抵消這股發飆的勢頭,因此雖然大夥兒表面上看他在笑,實際上都知道黃總已經挺不高興的了。

“我記得198畝一單是…50w吧,是很低,但是作為我們的讓步,賺的是後續跟萬科的合作…”

黃總用鐳射筆輕輕敲著桌子:

“這裡面哪有什麼小東西呢?小云?”

“黃總…”

“這個東西確實容易出錯,這是當然的。”

黃總的聲音依舊保持著平和淡然的狀態,但還是微微提高了幾度:

“但我們本來就是做這個的,如果是做不到的,把小東西算不好的,那賺的就是不是這份錢。既然我們是賺這個錢的,那把小東西算好只是我們的合格線,在這個基礎之上,算的好,算的精,圖畫的好,才是及格線之上的加分項…但這次198出的問題,明顯是給我們,也給你們設計五部減分的。”

隨著黃總語速逐漸加沉了些,會議室的五部眾人也開始感覺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

講個真實的道理,不管自己背後怎麼跟朋友口嗨老闆咋了咋了,上網張口閉口資本家啥的,在技術行業,倘若真的遇到那種個人真正有能力有實力的老闆,普通員工見了可是真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敬畏”的感覺,這其實也就是古早網文裡最愛吹的所謂【上位者氣場】了。

顯然,千禾建築設計諮詢公司的黃總,在大部分員工眼裡,就算是這樣的一名“上位者”了。

“小云來公司相對比較早,也知道現在各部門效益都是分開算的,也就是獨立運營,之前五部每年呢,在小云的帶領下,都是公司回款最多的部門,很多老的合作方也都認五部的牌子,認這個這個…雲總的名字。”

標準的先揚後抑,黃總頓了頓,然後再次似乎無奈地笑了下:

“呵,但是這個現在幾個老甲方的情況大家也清楚,政策下來了,它們都不肯隨便拿地,各部門包括行政那邊,也在積極爭取更多的新的合作伙伴……像萬科這種比較的大的體量,這次又在它們比較重視的這個專案上出了這種問題,我們承擔損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對於形象…啊…設計院的形象說白了就是能力嘛,尤其是新接觸的甲方,在信任度這方面本來就比較脆弱,現在因為這個事情,高總姜總和行政張總他們都還在跟萬科那邊積極聯絡後續的溝通和處理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