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時他發現在鐵道的直線方向有20個年輕人排成一排躺在鐵軌上,而在鐵道的分叉方向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獨自一人躺在鐵軌上。

這時,這位經驗豐富的扳道工立刻按下紅燈按鈕,通知火車前方有異常,必須馬上停車。

但是火車沉重的鐵輪撞擊鐵軌,地面顫抖,並沒有減速的的跡象,並且鳴起了急促的汽笛聲。

透過汽笛聲的間隔,扳道工明白這輛火車已經失控了,並不能停止前進。

此時,扳道工面臨子承父業工作以來最大的抉擇。

方案1.他什麼也不做,任由火車直線行駛,從那20個年輕人身上碾壓過去。

方案2.他繼續執行原來的工作,按下按鈕,轉換軌道,讓火車從那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身上碾壓過去。

最後的問題是,這位老扳道工應該如何做?

這道題目並沒有給出答案。

陳淑嫻看到這道題目時,立刻明白這是一道大家都知道答案,卻沒有人敢於說出答案的問題。

因為答案太殘酷了。

從理性分析,20個年輕人不但人數更多,未來的人生也更長,可以為世界創造出更多物質財富。

而老人已經年近古稀,他也許沒有幾年壽命了,即使不被火車扎死也可能在未來患上各種疾病,最後耗費大量財富在痛苦中死亡。

從現實角度分析,老扳道工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按動按鈕,讓失控的火車衝進岔路。

但是。

人的生命真的可以這樣衡量嗎?

生命作為人的唯一,真的可以隨意被另外的人剝奪嗎?

20位年輕人的生命真的比一位老人的生命更重要嗎?

從倫理上來講,眾生平等。

所以,許多人明知道答案,卻羞恥把這個答案說出口,因為他們懼怕別人會認為他失去了道德感。

很明顯。

李默和海哥這些站在高處的人,是不會在乎所謂的道德感,也不會在意旁人的看法。

為了保守宇宙湮滅的秘密,他們不介意犧牲幾位科考隊員,其中也包括陳淑嫻。

很奇怪的是,陳淑嫻並沒有絲毫生氣、難過、傷心等負面情緒,反而對這種做法表示認同。

墨星的夜晚很短暫,當拳頭般大小的太陽再次跳躍到空中時,白天到來了。

臨時基地在海哥的命令下,再次降落到墨星表面。

很明顯,海哥已經接到了李默傳送來的資訊,知道陳淑嫻此行所謂何事。

待臨時基地在墨星表面停穩,他就帶領兩位隊員和陳淑嫻一起乘坐彈射車開始視察核彈的佈置情況。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