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傢伙瘋了!

“快,把他控制起來!”艦長鄧紀東帶領船員們把廚師王明用防爆帶捆了起來,王明也不反抗,口中依然說著:“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把他的嘴巴也堵上,這想下去我害怕他會累死。”陳淑嫻命令道。

一個人如果一直說話,會不會累死呢?

說話也是要消耗精力的,當人類在精力消耗完,仍然繼續說話,那麼真的可能會死亡。

雖然這種極端情況很少出現,但是不得不防。

並且陳淑嫻懷疑廚師王明並沒有瘋,而是被某種未知的病毒或者是東西感染了。

思慮至此,陳淑嫻命令艦長把王明送進生物監測中心。

當初改造領航者號時,考慮到領航者號要在太空中穿梭航行,說不定就某一個恆古星球上就沾染上了對人類有害的病毒,所以特意在領航者號上建立了一個生物監測中心。

生物監測中心雖然不大,裝置卻很齊全,有超微分子分析儀,冷凍光攝像器,奈米級分子解剖儀...還有三位曾經獲得過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坐鎮。

當王明被送到生物監測中心時,陳大明教授早已等在那裡,他已經收到了飛船上可能出現5級生物感染者的預警資訊,提前穿戴好了防護服。並把開啟了生物監測中心的負壓防禦裝置。

當看到王明的第一眼,微生物學權威陳大明教授就知道他一定是被感染了,病原體侵佔了王明的神經中樞系統,這才讓王明不能停止說話。

為了從王明口腔中取樣,陳大明教授操縱機械臂取出他口中的口塞球。

“1+1=2,1+2=3...”王明抖動嘴部肌肉,一刻都沒耽誤,繼續說話。

好傢伙,連數學知識都出來了...

為了更詳細的瞭解王明的症狀,陳大明教授並沒有把口塞球繼續塞回去。

“1x1=1,1x2=2...”

他在噪音中,從王明的腦袋中,取出一些大腦神經細胞進行化驗。

化驗的結果讓他大吃一驚,一切正常!

王明的大腦神經細胞非但沒有任何受感染的跡象,還比一般的人更有活力,細胞膜彈性極佳,細胞液濃度正好,從哪方面看都是腦細胞中的健美先生。

沒辦法,陳大明教授只能繼續取樣。

這一次為了更方便,更精準的採集到細胞,他動用了醫學智慧機器人。

這臺機器人像人一樣有兩根手臂,它也可以像人一樣,操縱各種醫療器械。不同的是,它的精準度要遠超常人,在墨子科技出具的說明書中,它可以用一根直徑0.01奈米的銀針準確插進預想設定的細胞內。

當然,這種事情,陳達明教授並沒有嘗試過。畢竟醫學智慧機器人每次啟動都要耗費大量能源,沒人願意用它來扎細胞玩。

陳大明教授走到一個2米高的白色機器人身前。

機器人腹部裝配有一個操作面板。

陳達明教授在面板上設定好命令,醫療機器人背部伸出十多根手臂把王明緊緊束縛起來,然後它的頭部伸出一個鐳射頭。

鐳射頭髮射出淡紅色光芒,淡紅色光芒沿著王明的頭部緩緩下移。

陳大明教授知道這是醫療機器人在對王明進行全方位掃描,以確定準確的取細胞位置。

掃描的過程很慢,足足花了二十分鐘。

陳大明向玻璃窗外做了一個稍安勿躁的手勢,玻璃窗外,陳淑嫻正領著艦長鄧紀東等人焦灼的等待著化驗結果。

此時領航者號距離地球足足3光年,早已離開了可通訊範圍。

領航者號現在就像一座孤島,與外界斷絕了聯絡,如果王明真的是因為被某種病毒感染,才出現無法停止說話的病症,那就糟糕了。

陳淑嫻其實心中已經隱約有了猜測,不過她需要從王明的檢查結果中得到證據。

醫療機器人的掃描過程很緩慢,但取樣卻很迅速,只見它用肉眼難以看清的速度揮舞雙臂,數道銀光閃過,就抽取到了王明體內的細胞樣品和血液樣品。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