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萬人計劃(第1/4頁)
章節報錯
萬人會議室內,李默站在聚光燈下,臉色嚴肅地大聲說道:“所以我請諸位一定要盡心盡力!”
坐在座位上的托馬·貝內特教授渾身一震,喃喃自語:“一件關係到人類文明發展的大事...這怎麼可能,我們這些理論科學家還有這種作用?”
同樣,會議室內的眾人也皆議論紛紛。
“李默教授是不是搞錯了,我們連如何裝配火箭都不清楚,怎麼能發展人類文明呢?”
“就是...滅世大災難下,李默教授一定是壓力太大。”
“孔子曰,病急亂投醫,一定是這樣。”
...
臺下的議論,李默聽得一清二楚,他沒有再繼續解釋,而是揮了下手。
他身後的空氣中,神奇地浮現出一行行數學公式和複雜的物理化學符號。
這些文字呈現淡綠色,閃閃發光地懸浮在半空中,看上去極為清晰,並且具備三維立體感,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字的邊緣和寬度。
遠遠看去,這些文字就像擁有實體一般。
“天啊,全息影像技術!”
“這不但是全息影像,還是難度最大的立體成像,空中那些文字是真實的3d立體影像!”
“我竟然沒有發現這些文字是從哪裡發射出來的,這太不可思議了!”
....
臺下爆出連綿不斷的驚呼聲,眾教授的臉上皆充滿震驚神采。
“沒有任何光線投射的痕跡,這是真正的全息影像技術!”
托馬·貝內特教授差點從椅子上,跌落到地面上,他顧不得痠痛的腳脖,雙眼緊盯神奇懸浮在半空中的淡綠色文字,嘴巴有些合不攏。
全息影像技術全稱,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影象的技術。
它是一項“古老科技”,在60年代就有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利用鐳射發射器,實現了原始全息影像。
但是,全息影像技術的發展極為緩慢,幾百年來科學家們不斷努力,也只不是研究出了全息投影技術,它可以把畫面投射在一塊透明的“全息板”上面。
這是一種毫無用處的投影技術。
後來,有聰明的科學家發現,由於人類的雙眼是橫向觀察物體的,且觀察角度略有差異,影象經視並排,兩眼之間有6厘米左右的間隔,神經中樞的融合反射及視覺心理反應便產生了三維立體感。
於是可以商用的簡易全息技術誕生了,3d電影成為了電影院的標配。
但是,無論是“全息板”和“3d電影”都是最初級的全息影像技術。
真正的全息影像技術,要求在空間顯示真實的3d立體影像,利用投影的方法記錄並且再現被拍物體發出的光的全部資訊。
比如,用全息影像技術顯示一個人。
這個人的全息影像,就是一個3d立體,可以利用光影技術為他穿上或者是脫下衣服,甚至可以研究他的內部構造。
可以說,這個人的全息影像包含了這個人的全部資訊,外貌特徵、生理特徵、遺傳資訊等等。
這不僅僅是一項用來通訊、娛樂的技術,更重要的是可以成為人類研究物質世界的一種特別手段。
醫生可以利用全息影像技術,在不動手術的情況下,瞭解到病人身體內病變部位的具體資訊。
軍隊可以使用全息影像技術,模擬出逼真的戰場環境,訓練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