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他是打定主意裝糊塗了。

李默只得直接表明來意:“我要造一枚火箭,真的那種,可以搭載衛星的那種。”

“噗...”

吳老一口茶水噴了出來,撒了一桌子。

“你要造啥?”

“火箭!”李默儘量讓表情顯得誠懇一些。

“你是不是膨脹了?以為得了諾貝爾獎,發明了量子晶片,就以為從此天下無敵了?”

“如果,你說想在建造一臺對撞機,我也不會如此驚訝,畢竟對撞機可以用來探索高能物理世界。”吳老對於李默的火箭計劃很不能理解。

“你一個理論科學家造火箭做什麼?”

“準備上天嗎?”

李默無言以對,畢竟他不能告訴吳老,這都是為了完成系統任務。

“太空時代已經到來,國外一些國家已經藉助科研的名義,開始在太空中跑馬圈地。”

“宇宙雖大,可目前人類能夠觸及的區域並不多。”

“近些年,我們雖然建立了空間站,登上了月球,但這些還遠遠不夠。因為沒有現實回報的科學專案很難發揚光大。”

“憑藉大眾的熱情,可以支撐起幾個大型科研專案?”

“想一想超M國級爛尾工程超導對撞機!”

科學探索中,存在著一種普遍的現象,那就是探索的領域越高階,專案越超前,越難以收到現實回報。

為了在探索高能物理領域拔得頭籌,M國曾雄心勃勃的計劃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超導對撞機SCC,但在專案開始短短兩年後,已經花費了20億美元的SCC被M國政府叫停,成了一個超級爛尾工程。

究其原因,就是M國人認為,這個花費巨資建造的對撞機,並不能帶來任何的現實利益。

李默的一番話,讓王老持著送向口中的茶杯,陷入了沉思。

許久。

王老嘴唇微抖:“你說的這些,我們這些科研人都明白,甚至還是切身之痛。”

“相比較那些網紅,跳一支歪七扭八的舞蹈,搖搖臀,叫幾聲大哥,就能獲得不菲的打賞。還有一些沒有絲毫演技的明星,整部電影中就一個面癱的表情,片酬竟然過千萬。”

“而為了人類的明天,奮鬥在科研第一線的科研者,卻得不到應有的待遇,許多工作了幾十年的老同志,甚至買不起一套房子。”

“這種現象實在讓人痛心。”

“但你想過沒有,如果火箭專案失敗了,你該怎麼辦?”王老眼中精光閃爍,“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馬斯克的好運氣,當年如果不是NCAA在他身後大力支援,在他最困難的時候,連續給出幾個大單,他早就破產了。”

聽了王老這番話,李默心中立刻明白了,這就是王老反對火箭專案的原因了。

知道了病症,就要對症下藥。

李默微微一笑:“從J抗體到墨星電池,再到量子晶片,我失敗過嗎?”

人是一種經驗動物,習慣從過去的例項去預測未來,李默全勝的戰績也為他平添了幾分底氣。

果然,王老臉色微變,“那麼火箭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