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恍然大悟,他們這才想起這位年輕的老闆,不但是一位普通科學家,他在華國乃至世界上擁有巨大的影響力。甚至有傳言聲稱,他與華國那位受人尊敬的老者有著緊密的聯絡。

這也能解釋面對核專案這麼敏感的事情,他會表現得如此輕描淡寫。

李默看著主管們臉上變幻不斷的神情,瞬間明白他們心中所思所想。

不過對於這種事情,他倒是不願意解釋。畢竟一位老闆適當的保持神秘,很有利於在下屬心中樹立權威。

“老闆,目前國際上研究可控核聚變主要有兩個路子,一個是磁約束託卡馬克結構形的核聚變裝置,另一個是鐳射點火的慣性約束核聚變裝置。”

“我們的可控核聚變專案準備使用哪一種方式?”這次舉起手的並不是高能物理領域的科學家,反而是生命研究室的蘇主管。

核聚變不難,人類已經利用核聚變原理製造出了威力巨大的氫彈。

難的是如何實現可控核聚變,就是人類可以控制核聚變的開啟和停止,以及隨時可以對核聚變的反應速度進行控制。

就像火藥一樣,可以做成炸彈,這顆炸彈被引爆的瞬間,可以完全釋放火藥的能量。也可以將火藥和一些化學藥品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然後裝進煙花筒中,點燃之後就會持續發出明亮的火花。

而磁約束託卡馬克結構形的核聚變裝置和鐳射點火的慣性約束核聚變裝置,都相當於裝載火藥的煙花筒。

但這兩種方案李默都不準備用,因為這兩種方案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花費了數百億的研究經費,人類依然沒有看到任何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希望。

這已經說明這個方案是行不通的。就像一位高中生,放了學之後前往網咖,網咖距離學校只有20分鐘的路程。他卻走了50分鐘還有抵達網咖,這隻能說明——他走錯路了!

同理,當一種方案經過數千位科學家幾十年的研究依然不可行時,那這個方案有極大的機率是一種錯誤的方案。

李默搖頭:“這兩種方案暫時都不在我的考慮之中。”

“...您準備走一條新的路線?”蘇主管臉色充滿了震驚,因為這兩種方案雖然暫時並沒能實現可控核聚變,但也是學術界公認的最有可能的方案。

墨子科技實驗室的這位大科學家有些不走尋常路啊....

“由於還有一些資料沒有計算完成,所以具體的設計方案暫時不方便公佈。”李默笑著說:“大家可以先進行一些後期的設計工作。”

“後期?”眾人不明白他的意思,可控核聚變裝置還沒影子,就已經開始考慮如何發動了嗎?

“是的。”李默點頭:“大家就當可控核聚變已經完成了。”

“然後設計出一套全新的能量轉換裝置,把核聚變釋放的巨大熱能轉換成電能。”

就當....這位大科學家看起來信心十足啊,眾人駭然。

李默接著說道:“縱觀人類近代能源利用歷史,不過就是燒開水的歷史。”

“工業時代,人類燃燒煤炭燒開水,驅動蒸汽輪機驅動車船。”

“電力時代,人類燃燒煤炭、石油,驅動蒸汽輪機發電。”

“核子時代,人類釋放核裂變的能力,燒開水驅動蒸汽輪機發電。”

“所以,我不希望當可控核聚變成功時,這來自恆星的能量依然只能用來燒開水!”

眾科學家皆點頭,老闆的一番話點明瞭人類在利用能量時泛善可陳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