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會的程序已經過半,好在隨後的記者們都沒提出類似井下記者那樣的荒謬要求,他們的主要問題都是關於領航者號的。相比較遙遠的火星,這種可以自由穿梭大氣層,進行星際旅行的太空飛船,才是各國記者們關注的重點。

“您是說,墨子科技並不準備製造第二艘領航者號,是這樣嗎?”一位來自ANN的記者驚訝的問道。

李默微微點頭,一臉誠摯,“是的,領航者號的整個製造過程,一方面需要消耗巨量的資源,另一方面需要我的親自參與。”

說著他雙手一攤:“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可是一個大忙人,對於這種重複性的工作,並不感興趣。”

“所以在目前的環境狀態下,墨子科技對建造第二艘領航者號,並不感興趣。”

李默教授明確表態,墨子科技真的不準備建造第二艘領航者號!

這是臺下這些來自國外的記者,不遠萬里來到這個荒蕪戈壁灘的最大收穫。

相比較5500萬公里外的火星,這些記者背後的國家,更加關注的是領航者號這種“不講武德”的太空飛行器。因為依照它在太空之旅中表現出來的優異效能,一旦裝備上武器系統,那麼完全可以成為軍事戰爭中的大殺器。

即使連M國最先進的第8代戰鬥機,也絕對不是它的對手。

甚至不應該說是對手,在領航者號面前,第8代戰鬥機就是最原始的木質飛機,它們之間的差距是質的差別。

根據國外的智庫分析,如果華國擁有幾十艘由這樣的飛船組成艦隊,軍事實力會提高500%,將迅速取代M國的霸主地位。所以,這些記者在出發之前,得到了明確的命令,命令他們務必透過旁敲側擊,瞭解到墨子科技的後續飛船建造計劃。

沒想到,李默教授竟然在記者會上明確表示對建造第二艘領航者號不感興趣。

這無疑為那些擔憂的國家吃下了定心丸。

不過,他們並沒有忽略李默教授不建造第二艘飛船的前提,那就是在目前的環境狀態下!

也就是說,如果環境發生了變化,墨子科技很可能迅速造出第二艘、第三艘、甚至是一個完整編制的領航者號。

什麼是環境發生了變化,他們心知肚明。那些專門分析國際關係的智庫人員,自然也再清楚不過了。

李默教授是一位真正的科學家,是一位和平愛好者!

除了這個理由,這些國外記者再也找不到任何理由解釋,為什麼不建造第二艘領航者號的原因了。

想到這裡,他們看向李默的眼神充滿了熱切。

主席臺上的李默,竭力維持著面部真摯的表情,這是他第一次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向全世界撒下了這個善意的謊言。

他知道自己面部的微小的表情,必然被精確的記錄在攝像機內,然後被無數專業的表情分析專家,心理學專家,甚至是超級計算機的解析。

任何可疑之處,必然會導致“杞人”計劃的破產。

“杞人”計劃,是李默為了緩解墨子科技的國際環境,所制定的一個“唬人”計劃,它取名於華國的古成語“杞人憂天”。

墨子科技沒有足夠的特殊金屬,製造飛船發動機的資訊,除了李默自己外,再沒有任何地球人知曉了,包括負責飛船製造的工程師們也都不知道這個隱秘。

那些外國勢力自然也絕對無法得知了,在這種情況下,墨子科技是否製造第二艘領航者號就成為了一種威懾。

眾所周知,目前地球上最強大的武器是核子武器,但近十年內,死在核武器之下的又有多少人?

答案是“0”!,除了在二戰後期,日國遭受到兩枚來自M國的原子彈轟炸後,地球的戰爭中,再也沒有出現過核子武器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