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好專案(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數學中存在著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問題越簡單,越難以解決。歸根到底,是因為數學並不是一門自然科學,它的研究物件並不是實物,而是抽象的概念。
數學,是科學,是科學中的形式科學,其底層邏輯是根據皮亞諾公理的算術公理系統構建的。
這樣就導致了一個問題,當涉及到最基礎的數論證明時,數學就顯得特別虛弱無力。
比如,有些人認為三歲孩子都知道的+=2很簡單,可數學家羅素的鉅著Prinipiaatheatia用了300多頁才證明出+=2!
縱觀數學史上留名的數學家,可以把他們分為兩類,
一類是善於提出問題,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出新的數學理論的數學家。
另一類則是隻負責製造問題,管殺不管埋的那種。
德國數學家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很明顯就是後一類,他在742年,提出了兩個哥德巴赫猜想猜想。
沒錯,哥德巴赫猜想最初是有兩個猜想構成,分別被稱為奇數哥德巴赫猜想和偶數哥德巴赫猜想。
奇數哥德巴赫猜想表述為任何一個不小於7的奇數可以表成三個素數之和;偶數哥德巴赫猜想表述為任何一個不小於4的偶數可以表成兩個素數之和。
幸運的是,數學家Vingradv部分的證明了奇數哥德巴赫猜想,實際上是證明了對於充分大的奇數,都可以表示為三個素數之和。
也就是說在此之後,一旦證明偶數哥德巴赫猜想,那麼就可以完美的推匯出奇數哥德巴赫猜想。
所以在數學家們“節約紙張”的習慣下,哥德巴赫猜想就被精簡為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素數之和。
看到螢幕上人工智慧小花收集的資料,李默露出了苦澀的笑容。
他已經嘗試過用Hardy和Littled圓法,試圖去解決哥德巴赫猜想,結果很明顯,那就是他完全浪費了3天的時間。因為在哥德巴赫猜想中存在兩個變數,提出一個來之後,剩下的一個很難進行平凡的估計。
經過這幾天的“艱苦學習和不斷挫敗”,李默對華國的數學前輩陳生,產生了深深的敬意。陳生能在艱苦的環境下,提出幾乎素數代替偶數的篩選法,證明出了“+2”。這個已經很難得了,雖然這個結果在李默看來,離解決偶數哥德巴赫猜想還有非常大的距離。
至於後面的也有許多數學家,對外界聲稱在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但他們遲遲沒有提交證明論文,並且有些甚至連思路也沒有給出,完全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李默已經漸漸意識到,哥德巴赫猜想同他以前證明出的世界難題不同,這完全是一座高山,當有經驗的登山者面對高山時,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山腳下做好準備工作。
所以他並沒有急於“閉關”,而是“爆肝”各種數論文獻,吸收前人的智慧精華。
“篤...篤...”敲門聲響起。
李默沒有抬頭就知道是張小莉,因為只有她敲門時是如此的柔弱,生怕把門敲破了一樣。
“老闆,這是實驗員們的專案申請。”張小莉遞過一份材料,“還有,畢明宇的考核成績已經出來了,周博士給了A+的評價。”
“A+?這麼高?”李默抬起了頭,他沒想到那個看似木訥的格子衫,竟然有滿腹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