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全球的諾貝爾獎的冠名者,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諾貝爾是一位著名的化學家,他最大的成就是發明了硝化甘油炸藥,可在研究炸藥的過程中,因意外爆炸事故炸燬工場,他的弟弟當成被炸死。

在化學界類似的意外事情層出不窮,特別是在操作一些易燃易爆炸的化學試劑時,更是需要實驗員的大膽和細心。因為當一個人的頭腦被恐懼控制時,他離出錯就不遠了。

而叔丁基鋰正是一種極度危險的有機金屬化合物,它高度易燃,甚至可在空氣中自燃,儲存時必須以乾燥氮氣保護,使用時也必須隔絕氧氣。

由於它的這種易燃的屬性,曾經被譽為實驗室殺手,許多實驗員聞之色變。後來,隨著現代實驗室的防護手段提升,惰性性氣體保護裝置的發明,這種情況才得到了緩解,但它依然是眾多實驗員不願意使用的化學材料。

“老闆,您為我們購買了保險嗎?”眼袋三人組的老大舉著手問道,他的內心肺腑: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比試,用不著動用大殺器嗎?

李默擺了擺手,沒好氣的說道:“放心吧,每人500萬的保險,足夠為你全身換一次皮的。”

“那我呢?”張小莉也怯生生的舉著手問道。

“你也有,你們實習籤的合同裡就有保險條款,沒仔細看?”李默回答道,他對於任何意外事故,都會選擇防患於未然的應對,員工的商業保險,他自然不會拉下。

李默和眼袋兩兄弟站在實驗室外,透過玻璃看著裡面的情形,他的手掌輕放在一個紅色的按鈕上,那是控制消防設施的控制按鈕。

劉明瑞和張小莉已經穿戴好了生化防護服,他們看著窗外揮了揮手。

“........這是要告別嗎?”李默覺得以後還是要經常使用一些危險的試劑,即使沒機會使用,也要創造機會,或者每週可以搞一次這樣的“危險活動”,不然這些實驗員的膽量越來越小了。他覺得這可比恐怖片好看多了。

同樣身在窗外的眼袋兩兄弟,從他臉上浮現的奇怪微笑中,發現了一絲危險的氣息,兩人對視了一眼,悄悄的遠離了幾步。

烘好瓶子,稱好原料,溫度計插好,氬氣置換好,冷凝水通上,把瓶子放到工業乙醇裡面,燒瓶塞好衝氮氣,冷到78c度。

然後拿出注射器抽取的恆壓氮氣。

這是正常的實驗步驟,跳過任何一個步驟就會讓實驗變得不可控。

實驗室內的兩人是分別操作的,李默緊緊盯著他們進行的步驟,一旦發現有人少了任何一個步驟,他就會終止實驗,畢竟他可不想把實驗室變成火焰山。

液氮已經倒好,兩人之前的動作幾乎是同步的,這種危險的實驗注重的是步驟的準確性。

但李默發現張小莉完成抽取氮氣的速度比劉明瑞快了了1秒,他皺著眉頭回憶了一下。

“停!”李默對著呼叫器喊道。

正準備開啟冰箱的張小莉停止了動作,疑惑地看著窗外。

“你的注射器抽了幾次氮氣?”李默問道。

“1次啊,抽滿不就行了?”張小莉回答的很理所當然。

李默聞言搖了搖頭,“至少需要抽三次,你再重新抽!”

透過這個細節,他已經知道這位姑娘並沒有實際操作過叔丁基鋰的實驗,雖然她前面的步驟都照書全搬,並沒有錯。但這個教科書上並沒有的小細節還是出賣了她。

如果注射器的狀態完美,確實只用抽一次氮氣就足以保證針管中不會殘存氧氣,但作為工業品的注射器,很難擁有完美體質。也許玻璃內壁上會有細小的坑窪,這樣一次抽取並不能完全把氧氣排乾淨。

李默耐著性子解釋了一番,張小莉恍然大悟。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