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碳結構體(第2/2頁)
章節報錯
會議室內
李默看著會議桌旁期待的5雙眼睛,小心地從手提箱內拿出了一個盒子。
5雙眼睛緊緊盯著盒子。
李默輕輕開啟盒子。
盒子內有一個透明的試管。
試管內裝著少許墨綠色的物質。
5個人面面相覷,不是說新構想嗎,怎麼拿出了這種看起來有點噁心的物質。
他們都不明白李默的意思。
“大佬,這是?”身為自封的首席實驗員,靜靜率先舉手問道。
李默用手輕輕的甩了一下試管,很明顯裡面的物質是一種固態物質。
“這就是我的構想。”
“這?”
“這!”
質疑聲四起,在他們的認知中,電池內部的物質應該是液體,因為液體更有利於電離子的傳輸,目前最常見的鋰電池內部就是呈現液態的鋰離子,即使他們研究的空氣電池,內部也是液態的金屬離子,所以在固定思維中,固態物質與電池沒有絲毫牽涉。
&ng的高純度碳和極少量的鋰元素,它們就是我們下一代的電池原料。”
“碳?”
“碳很難電離的,不會大佬您連這個也不知道吧?”
“這墨綠色的物質是碳?”
李默對於他們的質疑早有心理準備,畢竟就連他當時得知外星電池的電芯內飾高純度的碳元素時也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樣子。
“碳就不能作為電芯嗎?”面對質疑,李默反問道。
“....沒有規定這樣說,可是碳它...”聽到他自信滿滿的反問,靜靜猶豫起來,但是這明顯違反了科學的認知。作為科學的信徒,她不會輕易屈服在權威之下。
“也許碳作為電芯真的能行的通。”這時旁邊一直冷眼的周大方插言道,“我雖然並不懂化學,可是這個問題在數學角度是解釋的通的。”
“大家知道碳有幾種結構嗎?”他提出了一個問題。
“金剛石,石墨,木柴碳,然後還有c60,c70。”靜靜如數家珍的說道,旁邊的眼袋三人組頻頻點頭,作為實驗狗,他們在化學方面是專業的。
“可是在數學上,這些結構體唯一的區別就是內部構造不同,具體的說就是原子內部電子的軌道不同。這是它們唯一的差異,也許只是一個數字的變化。”周大方儘量放慢語速,讓在座的眾人可以聽明白他的意思,“這就說明了,也許會存在許多碳的結構體。”
“可目前除了這幾種碳,並沒有新的發現,或者說是發現了但它們並不能在常溫常壓的條件下存在。”
“那樣的碳結構體,是毫無意義的。”靜靜反駁道,就像元素週期表上的元素一樣,包括從自然界發現的和人類自己創造的,一共有118種元素。理論上元素種類是無限多的,118號再往後的絕大多數元素的原子核極不穩定,半衰期極短,沒有辦法儲存,在目前看來沒有太大的製造和實用價值。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