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實驗室內依然燈火通明。

“大佬,您不是回去參加校慶了嗎?”在實驗室內檢查資料的靜靜看到李默突然出現時,吃驚的問道。

外面已經漆黑一片,靜靜的眼中泛起絲絲血絲,李默的內心為之一動。聽海哥反映,雖然沒有任務壓力,但專案組中的成員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11點多。

他各個科室看了一下,果然專案組中主要成員也都在,大多數人的臉上都掛著深深的眼袋,甚至連周大方也躺在他舒適的椅子上閉目養神。

看到boss進來,他們有氣無力的打了個招呼,又重新繼續埋頭工作。

看到眼前這一幕,李默內心隱約有點負罪感。因為空氣電池專案永遠也不可能成功,這只是他為了讓外界不懷疑新電池的突然出現,而尋找一個藉口。

空氣電池並不是他實驗的真正目的。就像那位歐洲人的父親在實驗遇到的苦難那樣,空氣電池內部的絮狀氧化物的沉澱是不可避免的,這也就決定了空氣電池永遠只能停留在實驗階段。

這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卻讓這些科研人夜以繼日的研究,他是不是做得過分了?

其實早在他計劃透過研究新能源電池完成改變世界的任務時,他已經秘密的“研究過”從完成系統任務抽獎中獲得那塊外星廢棄電池。

他嘗試把廢棄電池連線上高壓充電器。

結果讓他欣喜萬分,這塊電池在10分鐘的時間儲存了300kwh的電量。

300kwh的電量是什麼概念?

這說明這塊巴掌大的電池足以驅動一臺2噸重的汽車行駛2000公里,這從根本上顛覆了傳統的鋰電池。

發明一種新的產品,沒有比“山寨”更便捷的了,何況這種“山寨”永遠不會受到專利方投訴。當然如果製造出這塊電池的三級文明,在宇宙法庭對他提出專利投訴的話,李默也會欣喜接受的。

曾有人說過“山寨”一個產品最大的困難就是你把他拆開之後卻無法仿製,或者仿製品的效果和原產品差太多。

這句話李默原本是同意的,就像他小時候曾經把家中唯一的收音機拆開了,重新組裝後發現多了兩個零件,最終的結果他被好好的“教育”了一番。

現在這塊外星廢棄電池卻告訴他,“山寨”最大的困難是壓根拆不開原產品。

他曾把這塊電池加熱到5000攝氏度,結果這塊電池的表面卻沒有絲毫熔化的跡象,要知道這可是能輕易熔化地球上熔點最高鉿合金的溫度。

&npa的水刀之下,這種可以輕易切開鋼鐵的水刀卻沒在它的表面留下絲毫跡象。

外星廢棄電池的堅固讓他有喜有憂,喜的是這種電池性質穩定,並不會出現鋰電池那樣的爆燃,沒有安全隱患。

憂的是,如果打不開外殼,“山寨”也就無從談起了。

這時他想起了那把曾經做聯結實驗的手術刀,在和帕傑羅人一起實驗後,本著科學家的研究精神,他“偷偷”的把手術刀放進了揹包。

果然,那個可以扛著高壓水刀切割的外星電池,被手術刀輕輕一劃,裂開一個口子。

有了“樣本”,現在只需要比照著“山寨”就行了,但李默卻遲遲沒有把這個“樣本”直接帶到實驗室。

他主要是有自己的顧慮,華國有句古話,匹夫無罪,懷璧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