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夜晚透過吳教授的講述,李默已經覺得自己觸碰到了“三維失蹤”真相的邊緣了,可是那個銅像國童話他卻沒有明白其中的含義。這個看似荒誕的故事,一定蘊含著一個秘密,在這麼秘密沒有破解之前,任何針對sa門智力俱樂部的舉動都是一種危險的試探。

所以,他特意拜託夏晴,查閱了保衛局的內部檔案,保衛局的絕密檔案庫是一個奇怪的檔案庫,裡面蒐集了世界各地的事件,也許這些事件的真實性存疑,但對於分析事件的真相還是很有幫助的。

絕密檔案庫裡的兩份檔案引起了李默的注意,一份來自東南亞,一份來自南美洲。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有一個高智商的孩子,並且在帶孩子接受了sa門智力俱樂部的智商檢測後,接受了一大筆經濟援助。

孩子被送到sa門智力俱樂部的學校學習,最後一個神秘的電話告知他們,孩子在實驗中意外身亡,同時他們再次收到了一大筆撫卹金。

按照檔案記錄的時間分析,事件發生的時間線與吳教授的遭遇如出一轍。不同的是,他們不像吳教授那樣深謀遠慮。在孩子意外身亡後,那兩對夫妻大張旗鼓的發起了尋人行動,這也是為什麼這件事會被保衛局的絕密檔案記錄了下來。

最終的結果是那兩對夫妻在尋找孩子的途中失去了蹤跡,從此人間蒸發。

透過這兩份檔案,李默得出了一個結論。吳三維的遭遇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sa智力俱樂部在全球篩選高智商的兒童,然後耗費巨資培養他們,這是一個耗資耗時巨大的工程,一定不會讓他們輕易在實驗中遭遇意外。他們一定是參與了特別絕密的實驗,被迫與世隔絕。

有了這些高智商的天才在秘密基地裡研究超前的科技專案,sa智力俱樂部在背後提供資金的支援,科技的發展速度一定會比正常情況下要快很多。這也許就是為什麼一些國家科技發展特別快的原因。

於是李默籌劃了墨星計劃,墨星計劃是選擇一些品性良好,天賦絕佳的學生進行長期培養。最終的目標是透過這種方式,培養出燕京墨子科技實驗室的骨幹力量。

這份名單就是他委派夏晴對那些報名學生進行的考察。

在這次考察中相比較於智商,李默更注重學生的品性,因為畢竟他做不出把這些科研人“圈養”起來的事情。繁華的世界,誘惑很多,一個品性不好的人很難在外界有意無意的誘惑下保持本心。

那些學生怎麼也不會想到,看似平常的面試題目裡竟然蘊藏著最準確的智商測試題和“自制”的品性考驗題,想到這裡李默覺得自己太聰明瞭。

“張濤智商116品性7”

“王雪峰智商118品性6”

.......

“張小莉智商126品性9”

李默眼睛一亮。

智商126倒可以解釋,燕大最不缺乏的就是天才,但品性9卻讓他很意外,按照他設定的品性標準,品性10是地球人無法達到的境界,即使李默自己也不認為他自己的品效能獲得10分。

李默把在電腦中輸入一串密碼,查詢到了張小莉的檔案。

“張小莉,女,18歲,5歲時父亡,跟隨打工的母親四處漂泊,17歲以理科滿分的成績考入燕大。進入燕大後,沒有再接受過母親的任何資助,她透過校外兼職的方式賺取學費和生活費,甚至每個月還會寄禮物給母親,目前為李默教育基金受助人。”

一位從小沒有接受過優秀基礎教育的女孩可以在17歲打敗99的高中生,考入燕大,足以證明她的智商。17歲的女孩可以透過自己的雙手掙取大學所需的資金,並開始回報母親,足以說明她的孝心。

“就是她了。”李默決定把她列入墨星名單,“這也許是一塊靜待別人發現的璞玉。”

然後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

4男以1女,他在名單中一共挑出了5位學生作為墨星計劃的成員。這已經大大的出乎了他意料,燕大的生源質量不愧是全華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