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實習嗎,有工資的那種(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燕大的化工學院的大二學生來說,今天顯得似乎有些不太一樣。
有人說,大二是大學生活中最悠閒的時光。已經渡過了大一的青澀期,又不需要面對大三大四學業找工作的壓力,只有大二才最能體驗到大學的美妙。
化工學院數百位學生正“悠閒”的等待著老師的到來,可是卻見一位管學工的老師拿著一份材料走上講臺。
這位老師什麼都沒說,便將一份材料扔到了學委手上,示意他發下去。
“……燕京墨子科技實驗室實習檔案?給我們大二的發這玩意兒幹啥?”
“不是大四才有實習嗎?”
“臥槽,還有工資拿,每個星期要求工作12小時,換算下來夠生活費了。”
材料還沒發完,化工學院的學生們便像是炸開了鍋一樣討論了起來。
劉立峰對材料上的材料上的內容有些興趣,他來自一座小城,靠著勤奮才得以坐到這座華國頂級高校的教室內。
如果讓他說小城市和大城市的教育有什麼不同的話,劉立峰一定會認為小城市出來的學生普遍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他經過一個學期和身邊同學比較得出的結論。一些實驗構想,大城市出身的同學,很容易就會找到設計思路,但他每次卻需要思考許久。
“也許這就是素質教育的差別。”劉立峰此後一直嘗試鍛鍊自己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可效果不佳。
“這是一個好機會。”看到材料,他眼神一亮。
“老師,這個靠譜嗎?”
“燕京墨子科技實驗室沒聽過,在哪?”
“我們才大二能做什麼,忽悠人的嗎?”
已經有好奇的同學開始舉手提問了。象牙塔內的學生對社會充滿了好奇,同時各種亂象也讓他們深懷戒心,曾有不少同學在嘗試在校外兼職,最後卻拿不到約定好的報酬。
學工辦的老師拿著材料回答道:“燕京墨子科技實驗室是新成立的一傢俬人實驗室。”
“新的?私人的?”已經有同學決定放棄了,現在社會上的不靠譜企業太多了,有很多是掛羊頭賣狗肉,起著國際的名字,其實辦公室在公廁旁邊。
“大家靜一靜,聽我說。”學工老師拍拍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為了培養研究型人才以及響應國家新能源戰略佈局,我們院與燕京墨子科技實驗室達成了合作協議,據說這個實驗室的初期投入達到了1億元。”
“感興趣的同學請到我這裡報名,實驗室沒有固定的任務,大家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研究,每週工作時長達到12小時,每月將會獲得2000元的補助。”
“一億元,哇,誰這麼大手筆!”
“沒固定任務,還有這種好事?”
“靠譜嗎?”
同學們半信半疑,這麼優厚的待遇,像極了一些皮包公司的宣傳。
“肯定靠譜,創辦這家實驗室的就是我們的校友。”學工老師打斷下面的議論。
“校友?哪位?”
“墨子科技實驗室,難道是李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