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2/2頁)
章節報錯
任務時限:365天
接受:是否
改變世界的發明?這個要求太離譜了,什麼發明可以改變世界,遠的來說,華國古代四大發明改變了世界。
指南針的發明讓人類首次可以不依靠周圍景象辨別方向,也讓長距離航海成為可能。
造紙術的出現大幅度降低了知識交流的成本,讓人類更快的步入文明社會。
火藥的發明標誌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強,對軍事武器的進步也有著重要意義
印刷術的發明有利於節約用於印刷的人力、物力、財力;方便編排和修改;大大提高印刷效率;有利於版本的統一;有利於文化的傳播與留存,有利於知識與技術的推廣.。
對於近代而言
蒸汽機內燃機一方面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引起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性變革,進一步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範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當計算機出現後,人類開始真正有了一個可以模擬人類思維的工具,在以後的歲月中,無數科學家為這個目標努力著。
這些發明都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同時他們也是無數人智慧的結晶。
透過計算機的發展歷史就可以知道這一切都多麼困難。
早在1642年,帕斯卡發明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臺機械計算機——帕斯卡加法器,當然它只是一種系列齒輪組成的裝置,只能夠做加法和減法。
隨後萊布尼茨發明了一種新型計算機,它約有1米長,內部安裝了一系列齒輪機構,除了體積較大之外,基本原理繼承於帕斯卡,它就能夠連續重複地做加法。
上面出現的計算機只能算是物理計算機,它們透過齒輪來進行計算。
真正意義上的電子計算機在1942才研發成功,它就是埃歷阿克,每秒能進行5000次加法運算,每秒400次乘法運算,是使用繼電器運轉的機電式計算機的1000倍、手工計算的20萬倍。
雖然它的效能很強大,但耗電多、費用高。它的耗電量超過174千瓦,據說那些年,只要埃歷阿克一開動,整個費城城市的所有燈光頓時黯然失色。維護它的費用後來竟超過200萬之巨!埃歷阿克最致命的缺點是程式與計算兩分離。指揮埃歷阿克2萬隻電子管工作的程式指令,被存放在機器的外部電路里。需要計算某個題目前,埃克特必須分派幾十員精兵強將,把數百條線路用手接通,像一群電話接線員那樣手忙腳亂地忙活好幾天,才能進行幾分鐘運算。
這時一位數學家站了出來,他就是後來被譽為現代計算機之父的馮·諾依曼。他用高超的理論和技術方法對埃歷阿克進行了改造,更是提出了著名的“101頁報告”。這份報告奠定了現代電腦體系結構堅實的根基,直到今天,仍然被認為是現代電腦科學發展里程碑式的文獻。
隨後大規模超大規模的積體電路代替了高能耗的電子管。成本大大降低,計算機才得以走進千家萬戶,成為社會發展的推動力。
至此計算機的發展才真正進入電子時代,成為改變世界的發明。
太離譜了!李默覺得系統給出的任務越來越難了,世界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嗎?無數滿懷英雄壯志的少年最後也不過化為一抔黃土。
“也許系統是著急了?”他覺得這次系統給出的任務並不符合一貫“平穩”的作風,顯得有些急切。
好在這次系統很任性話的給出了365天的超長時間,當然這個超長是相對於以前每次任務時限的30天來說的。
最終
他還是點選了接受。
“不嘗試一下,怎麼知道自己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