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啊……”

吳教授滿臉興奮地衝進房間,當他看到李默不太整齊的衣服時,不由自主的止住了腳步。

他看向夏晴。

還好,夏晴的妝容整齊。

他鬆了一口氣。

對自己的學生說道:“李默啊,我剛收到訊息,國家電視臺,決定派來一個記者團隊,全程直播頒獎典禮。”

剛走一波又來一波?不過這次他不敢說一個不字,因為能登上國家電視臺是老師的夢想。

果然

吳教授興奮地說道:“也許,我也許能在國家電視臺露露臉呢。”

“不行,我要去買套新西服,可不能給燕大丟臉。”

李默看看手機上的時間,已經晚上十點了,國外的人可不像國內那樣敬業,估計賣衣服的商店早已經關門了。

“我看您的衣服滿好的,樸素大方,更能顯示我們燕大艱苦樸素的作風。”李默笑著說道,“如果您買一身幾萬塊的西方,說不定明天就被網友扒出來了。”

“........我只想花個千把塊買一身。”吳教授被學生的口氣嚇著了,想想國外的衣服一定不會便宜。

他拉了拉褲腳,“也是,我這件衣服也不錯,挺合身的。”

“我先回去了,你們繼續聊吧。”

完成了任務的吳教授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

.................

翌日

阿貝爾獎頒獎典禮是在奧斯陸的市政大廳舉行,相比較諾貝爾獎的頒獎場面,顯得有幾分寒酸。

簡單的舞臺佈置,只能容納數百人的大廳。

只有門外道路上停著的數十輛直播車昭示著這個獎項的含金量。

BBAC,SBC,...還有來自華國國家電視臺的直播車。

李默走下禮車,記者擁擠而上,長槍短炮湊到他面前。

“LIMO,你未滿20歲就獲得阿貝爾獎,是不是說明國際數學界已經後繼無人了?”

一位記者拿著話筒搶先問道,話筒上標識著BBC。

這是一位不懷好意的記者,他巧妙的利用李默的年紀把他和國際數學界對立起來。

李默看著鏡頭,微笑著說道:“我能不滿20歲獲得如此大的獎項,恰恰說明國際數學界正煥發生機,老一輩的數學人心胸開闊。按資排輩這種腐朽的制度在數學圈內不存在。”

聽到他巧妙的應答,那位記者露出了驚訝的眼神。

“聽說在投票的過程中,阿貝爾委員會內部產生了爭議,有人認為另一位來自牛津的教授更合適,你怎麼看?”

還有這樣的事?不過想想也正常,阿貝爾獎作為數學領域的頂級獎項,肯定會有受到無數數學家的青睞。

“我怎麼看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站在這裡的是我。”李默依然面帶微笑,“如果沒有什麼事,我要進去參加頒獎典,領取屬於我的80萬美元了。”

今年的阿貝爾獎得主看起來有些不尋常啊,BBC那位記者覺得他精心準備的“拳頭”打在了一團棉花上。有這樣的新人加入,國際數學圈會越來越熱鬧。

“李默同學,在這裡恭喜你獲得了本屆的阿貝爾獎,你作為第一個榮獲此獎的華國人,有什麼感觸嗎?”一隻標著CTV的話筒伸到他面前。一位頭髮挽起的精練東方女性在諸多國外面孔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首先,很榮幸我能獲得這個獎項,其次也許我是第一位獲獎的華國人,但肯定不會是最後一個。”

說得太好了,大方,得體,切合實際,展望未來。這位年輕人的話完全就是一個標準的新聞標題,女記者的大眼睛忽閃忽閃,她已經想好了新聞通稿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