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沿著街道慢慢走,“嘀嘀...嘀嘀...”

加了地區碼的電話號碼,不會是騷擾電話吧。

“你好,我是李默。”他還是接通了電話。

電話中傳來一個操著蹩腳普通話的聲音,“請問你是《論一顆未知行星在太陽系出現的必然性,及其詳細軌跡資料》的作者嗎,我這裡是自然雜誌社。”

《Nature》來電話裡,李默還以為論文石沉大海了呢。

“是的,我是。”

蹩腳普通話接著說道:“請問這篇論文,你是隻投給了我們一家嗎?”

“是的。”

對面好像送了一口氣,普通話也流利了許多,“那太好了,您的論文我們已經決定登載在下一期的《Nature》雜誌上了,可能隨著論文的發表,會引發諸多爭議。不過這些都是暫時的風波,《Nature》作為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學雜誌之一,肯定會堅持自己的立場。”

“謝謝。”李默掛掉電話,他有點納悶,難道《Nature》雜誌是在訴苦嗎?

一顆新太陽系行星的發現,肯定會引來人們的極大關注,更別提他還只是算出了行星的具體軌跡,並沒有利用天文器材,實際發現。

地球6光年外。

螃蟹狀的飛船停泊在紅矮星附近,飛船上表面,那個被隕石貫穿的大洞已經被甲殼完全覆蓋了。

“長老,您已經15個灰星日沒有休息了。”旁邊的前行者上前提醒。

灰星長老依然站在玻璃窗前,望著不遠處的紅矮星。“灰星日,灰星已經沒了,哪裡來的灰星日。”他感嘆了一句。

“飛船修復工作進展的怎麼樣了?”

前行者有點為難的彙報:“飛船外殼在奉獻了50位同袍後已經修復完畢,但是超光速引擎由於缺少足夠的材料,修復進展緩慢。”

“又損失了50位同袍,我們還剩下多少人?”灰星長老並不為那些奉獻了的同胞感到傷心,他關心的是數量。

前行者同樣毫無表情的回答:“還有不到2000人,其中戰者不足500人。”

“我們灰星人都是戰者,我是戰者,你也是戰者,知道嗎?”長老嚴厲的說。

前行者做了把爪子抬起來,一個古怪的姿勢,“是。”

“真是可笑,如果這艘飛船是我當年駕駛的殲星艦,在這個距離就可以把那顆行星化為灰燼了。”灰星長老搖搖頭,“最後的希望竟然落在了一艘運輸艦上,命運弄人啊。”

“殲星艦...?”他身旁的前行者對這個名字有點陌生。

灰星長老倨傲的說:“那是我們灰星人的最高武力,看到前面那顆矮行星了嗎,殲星艦一發炮彈就可以讓它變成飛灰。”

不過,他又隨即進入了低語,“可惜所有的武力都在那場戰鬥中損失殆盡,到現在只有我這艘殘破的運輸艦還倖存著,偉大的虛空神秘所在啊,願在您的指引下,我們可以順利到達那顆星球。”

“如果目標星球上的文明反抗怎麼辦,虛空神秘透露出它們已經處於一級文明瞭。”前行者在旁邊疑惑的問。

灰星長老從低語狀態清醒過來,怒斥道:“這不是你應該知道的事,你還是去檢視一下超光速引擎的修復狀況吧。”

看著前行者離開指揮室,灰星長老,再次來到玻璃窗前,盯著外面的紅矮星,臉上露出瘋狂的表情,“小蟲子反抗,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