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好巧啊(上)(加更1)(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要有爭論,蘇軾的形象必然遭到打擊。
更重要的是,這首《水調歌頭》真的有不少人跑到漢唐教育部提出過類似的事情,就是將它編寫進教材,因為這可是一首真正的精品,雖然教育部沒有給出回應,但是曹方這個問題一出,如果蘇軾回答不好。
那麼這個問題必然會跟金錢掛鉤,教育部必然會因為這個而考慮相關的影響,因為這不是古詩詞,而是現代人做的,蘇軾這個作者可還年輕,就怕他的形象不好,帶來不好的影響。
而如果蘇軾回答不好的話……或者說,蘇軾想要回答好,真的沒那麼簡單!可想而知這問題有多毒!但是旁人卻不能指責提問的人,因為人家是“為了蘇軾好”。
……
“666666,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啊,這曹方誰找茬的吧,不知道子瞻會怎麼回答。”
“這問題,子瞻最好的選擇就是不回答吧。”
“尼瑪,這人絕壁有問題。”
“這種問題可以選擇不回答吧?”
“你們激動什麼?這不就是很正常的問題嗎?我也是這麼想的,怎麼了?難道錯了?”
“主持人問的好,我就看不過這些自詡為有才華的人跑出來賺錢。”
連彈幕上的網友們都有一些看出來問題了,當然也有人在那裡不屑一顧。
……
現場一片安靜,說實話,這個問題,連陸維舟都有一些擔心,不過讓他有些意外的是,蘇軾只是淡淡的笑了笑,然後就拿著話筒開口了。
“我不知道曹先生你看沒有看我們公司老闆陸維舟先生最近發的那些博文?”蘇軾先是反問了一個問題。
“我看了一部分,沒有全看,畢竟我的文言文造詣並不深。”曹方面不改色的開口道。
“嗯,其實我想說的是,我的詩詞真不值得學習,真的要學習的話,我老闆陸維舟先生髮的那些文章才是真正值得深入研究的好文章,你這個問題,我就用我老闆發過的,《論語》裡面孔子的一句話來回答吧。”
“孔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蘇軾面色平靜的開口道。
蘇軾的這句話一念完,陸維舟就忍不住要叫一聲好,不愧是子瞻!牛逼!
“這個,子瞻我可是說過了,我文言文造詣太差了,不如子瞻你給我們解釋一下?”曹方笑著開口道,身為一個主持人這點淡定還是有的。
“很簡單,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想要得到的,但不是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能徹底的享受它;貧窮和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能用正當的方法擺脫它,就無法真正的擺脫。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背離仁德,匆忙急迫的時候如此,顛沛流離時也必定如此。”
“這也是我們漢唐這麼多年來一直都堅持進行扶貧攻堅政策的原因,不是嗎?”蘇軾淡淡的反問道。
“好!”這個時候,臺下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傳來了一聲中氣十足的叫好聲,甚至都傳到了舞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