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像是海邊,港口,碼頭,那些萬噸巨輪,不斷起降的飛機,甚至還帶著她去做了一段磁懸浮列車,一段高鐵,帶她感受一下一日千里的感覺。

兩個人也逐步的形成了默契,白天的時候陸維舟帶著王昭君在外面玩,晚上的時候,陸維舟在旁邊學習,王昭君則是在旁邊或者撫琴,或者看書。

到了後半個月的時候,甚至兩個人在外面基本就是玩半天的時間,剩下的半天就回到了家裡,兩個人一起在學習。

就這樣,直到原創音樂大賽一個月的銷售期結束。

這一個月收貨最大的並不是《明月幾時有》高達3.3億次的銷售次數,也不是《明月幾時有》同樣以高達9.6的評分,雙項拿下了這個決賽的第一名。

其實這個在第一週結束的時候就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

這個月收貨最大的是陸維舟,他從來都沒有想到過,一個人可以在一個月的時間裡面看完127本書,而且還可以將它們完全的都融會貫通。

準確的說,是二十七天!

陸維舟在二十七天的時間裡面就完成了這一成就,顯然之前系統讓他領取的獎勵,並不僅僅是讓看書那麼簡單。

一百二十七本相關的書籍,想要融會貫通很多人十幾年都做不到,但是陸維舟二十七天就做到了,每天晚上睡夢當中的經歷絕對是最關鍵的。

雖然夢裡面拍攝的是什麼他不太記得,但是那些關於導演方面的所有能力,該如何應用等等,陸維舟全部都記憶的非常清楚。

他為了驗證這一點,陸維舟已經測試過了,測試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讓蘇軾將他們已經拍攝了一個月的素材發了回來,然後陸維舟在家裡面親自對這些素材進行了剪下。

在剪下的過程當中,看到那些鏡頭,陸維舟腦海裡面瞬間就可以知道這些鏡頭是如何拍攝出來的,它要用到什麼樣的燈光,什麼樣的光線,什麼樣的顏色表達什麼樣的思想。

這些東西對於一個導演來說也許是最基礎的能力,但是對陸維舟來說卻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以前他根本不懂導演。

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他也曾經想過,不就是用鏡頭拍下來嗎,他上他也行。

但是當系統的學習過之後,他才知道這裡面到底有多少需要注意的地方。

最關鍵的是,陸維舟在學習完畢之後,他再去看一些電影,他發現,僅僅透過看這些電影他就知道這個電影裡面的鏡頭是如何佈置的,裡面的光線,鏡頭蘊含著什麼樣的意義,甚至……他還能想到更好的方案。

這就是有些逆天了啊!

而且蘇軾拍完的這個……陸維舟突然覺得這……真的是有東西的,裡面的不管是臺詞,還是拍攝的唯美程度,居然絲毫不差!雖然說有一些鏡頭還可以更好,但是作為一個紀錄片已經足夠了!

說實話,看完第一集之後,陸維舟都想去嘗一下那紀錄片裡面的美食了!但是就這一集的成本,就被蘇軾花了大約接近200萬進去!

而且不僅僅如此,大約在接近月底的時候,梅月婷的這一張新的專輯也徹底錄製完畢了,除了其中《明月幾時有》是重新錄製的版本之外,其他的十一首古詞全部都是由柳永親自操刀,這張專輯的名字就叫《雨霖鈴》。

專輯暫時要按照數字專輯來發售,後期的話,也許會出一些實體專輯的典藏版,不過暫時是不會考慮的,實體專輯怎麼也要到了明年去了。

不過專輯雖然製作完畢了,但是並沒有對外界宣佈,因為陸維舟他們決定在四大音樂平臺過來跟他們談分成的時候,再談《雨霖鈴》這張專輯的宣傳發售情況。

以梅月婷的名聲和地位,不用想都知道,到時候四大平臺想要拿到這張專輯的獨家釋出權,那就是一個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