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第2/3頁)
章節報錯
少女見狀,驕傲地仰起了頭,有些傲嬌的說道:“我師父在使用五龍盛神法,提高神識範圍,尋找那頭陰屍。”
兩個年輕道人頓時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神識是指感知力的高敏狀態。普遍指眼、耳、鼻、舌、身、意、感察等識。
修行中人皆擁有神識,只是普通的修行中人,神識則眼中所見,耳邊所聞,鼻間所嗅,脫離不了感官。
而那些修煉了一段時間,有所建樹的修行人,則是能夠憑藉超強的感知力,敏銳的感知周圍百米內的變化。
而大修行人,甚至能做到將神識釋放出去,籠罩八方。
這五龍盛神法是《本經陰符》中的法術,便是一種提高感知力的強大法術。
《本經陰符》是春秋時期大修行人王詡所著,裡面記述了天下七種陰符之術以及十多種兵家、道家陣法,可謂是一本價值極高的道藏。
陸吾點了點頭問道:“道兄可感察到什麼?”
“慚愧……”
陶君房搖了搖頭,嘆道:“我將神識提升了兩倍有餘,卻也感查不到那陰屍的下落。”
“這地陰氣沉沉,陰屍逃到這裡,便是想要藉助此地掩飾自身的氣機。我們須得迅速找到那陰屍,完成此行的任務,否則遲則生變。”陸吾說道。
“你說的是。”陶君房沉吟,雙手結印,往裡走去:“實意者,氣之慮也。心欲安靜,慮欲深遠;心安靜則神策生,慮深遠則計謀成;神策生則志不可亂,計謀成則功不可間。意慮定則心遂安,心遂安則所行不錯,神自得矣。得則凝。識氣寄,奸邪得而倚之,詐謀得而惑之;言無由心矣。固信心術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率之交會,聽之候也。寄謀者,存亡之樞機。慮不會,則聽不審矣。候之不得,寄謀失矣。”
這一次他使用了《本經陰符》當中一種更為強大的通幽之術。
在他使用過後,雙眼竟然變得煜熠無比,彷彿折射著金光,而雙耳似乎也在頃刻之間拉長,聆聽著周圍的風吹草動,一開口,便如同舌綻春雷:“在我神識掃視範圍中,已經看到了那陰屍的去向,那陰屍逃到了這座村子的池塘。”
陸吾不禁暗歎:“不愧是茅山派的高人。”
五人迅速向池塘的方向走去,很快便來到了村後,見到了一座池塘。
池塘當中碧水沉沉,不見生物。
“那兇屍便躲在水中,只是要將它逼出來,尚有難度。”陶君房開口,他總不能親自跳到池塘當中。
“這個便交給貧道吧,靜修,靈脩,你們將符紙貼到四下,我作法逼出那兇屍。”
陸吾提高了嗓子對著兩個小道士喊道。
靜修,靈脩兩人相續點頭,取出符紙,迅速佈陣。
而陸吾則是仗劍而舞,口中唸唸有詞。
忽地,陸吾咬破舌尖,向綠池噴了一口血,同時喝道:“起!”
綠池頓時咕嚕咕嚕地冒起氣來,裡中彷彿有什麼東西要出來。
“兇屍要被逼出來了,瑩瑩,我們也得做好準備。”陶君房道。
少女瑩瑩輕聲道:“好。”
她也掏出符紙,拔出長劍,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