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翻了翻筆記本,飛速的瀏覽每頁的內容,直到最後幾頁,寫滿了“自己”曾經寫的詩。

仔細的翻看著這些詩,一時也不知道當時“自己”表白的時候想用的是哪一首詩,不過以自己曾經的眼光來看,都是青春少年寫的比較直白的情詩,感情可能比較豐富,但是水平嗎,就差了很多了。

思索了一下,肖邦翻到一空白頁,肖邦想起了一個之前印象比較深的情詩。

還記得看愛情公寓的時候自己聽到展播和婉瑜表白時用的就是這首詩,當時對這首詩比較感興趣,還追查了下來源,源自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的一位教授對其女友表白的詩,內容不復雜,當時覺得很有意思,所以印象比較深。

肖邦緩緩在紙上寫著,翻譯中文後比較好記,肖邦很快的寫了出來。用手機拍了張照片,發給了葉詩詩,想到剛剛心裡的疼,肖邦決定還是給“自己”一個機會。

又敲了一行字:葉詩詩同學,這是“欠”你的詩!四年,再等四年吧,那時,我還喜歡你,你依然喜歡我!我們就在一起吧!

肖邦鬆了一口氣,對著“自己”又說道:“我這可是給你機會了啊,如果沒機會就別怪我了啊!”

……

葉詩詩心裡十分難受,本來自己喜歡三年的男孩子莫名其妙向表白了,雖然表白過程很“坎坷”,但終究還是能和他在一起了呢!

只是沒想到剛剛自己答應了他,又莫名其妙的拒絕了自己,心裡真的太難受了。

“叮”,手機又響了起來,經過剛剛一段的情緒發洩心情已經好了很多的葉詩詩,再次拿起手機,便又看到了肖邦發來了訊息。

剛剛有些受傷的心,泛起了絲絲喜意,心頭的委屈漸漸消散,還沒看上面圖片裡的詩,便直接回復:嗯,好!四年後,我喜歡你,你也喜歡我,那麼我們就在一起!

肖邦是知道葉詩詩從小喜歡詩詞的,雖然葉詩詩沒有對這首詩懷有很大期待,因經常收到同學寫給自己的情詩,所以知道這個年紀的人詩的水平其實是極為有限的。

但是終究是喜歡的人寫給自己的詩,葉詩詩是跟以前完全不一樣的心態看的,非常仔細的看這首詩:

《孤獨的根號三》

我害怕,

我會永遠是那孤獨的根號三。

三本身是一個多麼美妙的數字,

我的這個三,

為何躲在那難看的根號下。

我多麼希望自己是一個九,

因為九隻需要一點點小小的運算,

便可擺脫這殘酷的厄運。

我知道自己很難再看到我的太陽,

就像這無休無止的

1.7321……

我不願我的人生如此可悲。

直到那一天,

我看到了,

另一個根號三。

如此美麗無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