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也沒有攔著肖邦,轉身回去的時候不忘繼續唸叨一下肖邦:“以後出去聚會注意點,不會喝酒就別勉強自己。”

這就是肖邦這一世的父母,父親叫做肖正明,母親叫做劉喜梅。

肖邦看著眼前留下背影的男人,屋內自己母親劉喜梅的聲音也時而不斷的傳來,真是熟悉的“父母”。

不知道為什麼眼眶有點溼熱,肖邦擦了擦眼睛,看著男人走進去的背景回道:“知道了!以後不喝酒了!”

肖邦走了進門,換了鞋,徑直走向了洗手間,立即關上了門,眼淚有些止不住的留下來。

剛剛穿越過來時還沒有的那麼深感觸,但是聽到這一世父母如同上一世一樣的嘮叨與關心,心裡就十分不禁想起上一世的父母,兒子不孝,不能常伴左右,願你們餘生安康!

在衛生間裡好好緩了緩,傷感的情緒漸漸散去,好好洗漱之後,走上了飯桌。

眼眶紅紅的自己根本沒引起注意,本身回來時眼眶就是宿醉之後的血紅色。

飯桌上與這一世父母邊吃邊聊,多數時間是父親和肖邦聊著高考成績與志願,母親則是讓肖邦假期放鬆一下。

肖邦大多時間都是聽著父母的教誨,也漸漸度過了與父母的這一餐。

下午,父親出門上班去了,他開了一家小店,平時還是很忙的,今天上午是刻意被劉喜梅叫回來,一家人共同慶祝高考結束。

母親也出門到醫院那邊去重新辦理一些入職的手續。

……

這就不得不重新說一下為什麼劉喜梅為什麼會在醫院旁邊租房帶肖邦在學校外生活了。

高一結束,分文理科的時候,肖邦放棄了自己一向強勢的理科,選擇了比較薄弱的文科,選擇文科之後成績一度下降到學校的中等班的水平,在開始的分班下掉入了中等班。

父母雖然和肖邦聊了幾次肖邦選擇文科的原因,都沒有問出來原因,但是成績一向名列前茅的兒子學習出了這麼重大的問題,父母商議了一下,母親從醫院辭去了工作,到學校附近租房,肖邦不再在學校住校學習。

時間漸漸過去,肖邦的成績漸漸起色明顯,從中等的成績,把握住再次分班的機會,衝進了學習內文科的最優班。劉喜梅便繼續帶著兒子在校外租房過著陪讀的日子。

高三最後幾次考試,肖邦成績穩定在學校前15名中,父母漸漸不再探尋肖邦選擇文科的原因,也漸漸放心了下來。

肖邦性格肖正明也知道,比較倔,一般以告誡為主,很少強迫他按照自己的安排做什麼。高考結束後,關於志願的事,肖正明也提了一些建議,但是還是以肖邦自己的想法為主。

而劉喜梅也因為這件事任勞任怨帶了肖邦在學校附近住了一年半。

醫院也瞭解她的離職的原因,雖然十分不願意這麼這麼優秀的人才離開,但是醫院中間依然尊重劉喜梅的決定。

最近醫院知道高考結束了,又再次聯絡了劉喜梅,表達出讓她重新回去工作的意願。

劉喜梅自然不會閒在家裡,答應了醫院,重新回去工作,今天下午先回去辦理一些手續。

……

肖邦厚著臉皮融入到兒子的角色中,在午餐的時候,就向父母提出了買手機的意圖,其實也是肖邦為了更快的瞭解這個世界,才開口要錢的。

高考已經結束,肖正明自然同意了肖邦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