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秦律(第3/3頁)
章節報錯
從燕丹所做的任何事情上來看,他都是將自己包裝成一個仁人義士,為了和平與平等在奮鬥。
所以才要消除霍亂的根源秦國,帶領眾人走向幸福生活。
也正是因此,許多被忽悠瘸了的墨家弟子,皆願意為了燕丹拋頭顱,灑熱血,為了和平而做出努力與拼搏。
殊不知,燕丹只不過是想要達成自己的私心。
想要為了燕國罷了。
……
姒元待在一邊,靜靜聽著眾人的商談話語,並沒有隨意插嘴的意思。
但至少對於談論到秦律這方面。
他自己是持贊同態度。法就要嚴厲公正,而且不講任何情面,才是真正的好法。
在秦律的治理下。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區區八個字而已,卻道盡了這個時代的平民與貴族,究竟有多麼信任秦律,平民的生活究竟有多麼幸福。
因為沒有任何貴族,膽敢肆意欺壓剝削平民。
對於平民而言,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意味著沒有任何犯罪出現。再加上還沒有貴族的壓迫與剝削。
遇到任何危難,附近的人一定會幫助自己,因為這是秦律的規定,要互幫互助,助人為樂。
而且幫助完後還能領到官府發放的豐厚賞金。
可見平民的生活環境,究竟有多麼幸福和平。
但對於同時代的貴族而言。
這樣的環境,無異於帶著鐐銬與枷鎖,讓他們不能憑藉權勢去肆意妄為,去壓榨剝削平民。
生活的極為難受,非常不自在。
所謂秦律太嚴,平民飽受秦律的苦難折磨,不過是這些貴族對秦律的故意抹黑潑髒水。
而且還只敢在秦始皇死了之後這麼做。
因為對於有權有勢的人來說,律法,只不過是用來輔助維持自身統治地位的工具,是剝削壓榨收割利益的工具。
怎麼可能願意戴上枷鎖,反過來讓自己過的不舒服。
但秦律做到了這一點。
因此,為了能夠壓榨欺辱平民,收割民脂民膏,還不用擔心被律法清算。
所以抹黑秦律成為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