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尋常江湖武者而言,只要能修成任脈和督脈,讓自身與外界的天地二橋互相勾連,同樣可以起到類似於上丹田的部分作用。”

“調動天地間的靈氣能量,初步化為己用。”

“只是比起真正的上丹田紫府,依舊存在不小的明顯差距。最明顯的差距,就是武術和法術的差別。”

審視自身,姒元自然心中明白。

這些年的主要修行目標,他並沒有放在巫術內修上面,而是放在了能夠增強自己活命能力的外功修行方面。

只有保證自身首先活下去,才會擁有發育成長的機會。

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萬相命印方面,側重於生命本質的蛻變。”

“以此參悟修行出來的各種生命被動,可以正常遺傳給我的兒子和女兒,讓他們的先天起點,就遠遠超越這世間的絕大多數人。”

“我自己生的越晚的子嗣後代,他們能夠遺傳到的生命被動就越多,出生起點資質也就越高。”

種種不同思緒,接連浮現在姒元他自己的腦海中。

此時此刻。

現如今的他,已經初步成為超凡生命體,脫離了短命種的行列,但又沒能夠徹底進入到長生種的層次。

介於兩者之間,不上不下。

“若是集合最後的神道、聖道以及靈道,此三道生命規則的力量,必然可完成最終的蛻變昇華。”

“到時候,我自己,才算是真正的長生種。”

“若能成為長生種,到時候,我自己繁衍生育的兒子和女兒,將天生就是長生種。”

這麼算起來,其實姒元也明白,現在正在孕育中的那些兒子和女兒,依舊處於短命種的層次。

並沒有繼承得到他自身現在那半步長生種的高階生命本質。

“若是將來真的成為長生種,我的心態,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

“又會如何去看待曾經的短命種同類?”

隱隱約約中。

姒元覺得自己似乎有些理解到了道家北冥子,以及陰陽家東皇太一的心態。

超然在上,如神在世。

俯瞰凡塵俗世潮起潮落,更迭變換,而己身依舊存在。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

屬於《老子》的經文記載,浮現在姒元的腦海中。

“天之道,人之道……。”

他低聲喃呢,心中若有所思。

對於未來的修行道路,他忽然擁有了新的暢想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