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準備後手(第1/3頁)
章節報錯
魏國,大梁城。
專屬於魏安侯的官員府邸內部。
姒元用過豐盛且美味的晚膳,獨自倚靠躺坐在柔軟舒適的床榻上,靜靜思考未來的事情。
“雖說目前已經和秦王趙政互換了聯姻信物,但這玩意兒並非絕對可信。”
“曾經秦國嬴姓王室一脈,迫於局勢,都快活不下去了,就給趙氏的老祖為奴為僕當狗,討得歡心。”
“隨即被賜予趙氏,才藉此保全下來。”
“後來,發展壯大的秦國嬴姓趙氏,又開始與當時的中原強國晉國交好,主動聯姻多年,史稱秦晉之好。”
“再度藉此發展起來後,就果斷暗中搞小動作。”
“最終致使三家分晉的事情出現。”
“秦晉之好就此破裂,反目成仇。”
“之後,秦國王室又主動與楚國王室之間,開啟互相交換聯姻模式,持續了幾百年的時間。”
“結果就是一直聯姻的楚國,被秦國鯨吞蠶食,越來越弱。”
“楚國地域面積越來越小。”
“還有未來的秦始皇與秦國嬴姓趙氏王族之間的恩怨糾葛,同樣是先拿好處,之後反手暗算坑殺。”
“從情感上而言,這是一條養不熟的白眼狼,不可不防。”
“不過從政治層面來說,這卻是正確策略。”
姒元記得,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尉繚對秦王趙政的評價。
言稱其“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為虜矣。不可與久遊。”
同甘苦者眾,而共富貴者寡。
以當時的時代情況來看,結合最終秦朝建立之後,秦始皇對於有功之人的態度來分析。
這一番話語,並不可盡信,存在一定的錯誤認知。
尉繚對秦王政的判斷,出了一點兒差錯。
事實上,在後來的時間中,尉繚終究還是被秦王政所打動,在秦國為官,並幫秦王政出謀劃策。
【以秦之彊,諸侯譬如郡縣之君,臣但恐諸侯合從,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願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
如此計謀,以利策反。
一舉奠定了秦國橫掃天下的真正勝利局勢。
“不可真正信其意,我亦要有所防備。”姒元雙臂靠後,將頭枕在自己手臂上,暗自思考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