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回來,理所當然。

嬴姓趙氏高就是一個忠誠的命令執行者,將始皇帝的所有兒女全部折磨虐殺,以此報復。

奪回原本屬於自己宗族的東西。

趙高之所以最後想要做皇帝,既有可能是他自己產生了貪婪私心,也有可能是受到他身後人的指使授意。

而後公子嬰又被趁機推舉出來,滅了趙高。

既是對藐視宗親文化的一個背鍋交代,也是因皇帝權利的巨大利益,讓嬴姓趙氏內部不同的分支,產生了糾葛分歧。

趙高與公子嬰,必然來源於不同的嬴姓趙氏分支。

誰都想要坐上去,互相拉扯,結果誰都沒能坐上去,一起完蛋。

秦始皇同樣也沒有做錯。

因為他的親生父親究竟是誰,可不是他說了算,他沒得選擇。

誰都沒有做錯。

但每個人都會因為自己的出身身份,因為自身的立場,被迫做出各種各樣的事情,身不由己。

最終演變成為這樣的結果。

齊國、楚國、秦國,同一本質的不同事情,最終的大屠殺清洗報復,都是發生在新老王者權利交替的空白階段。

這個階段,是唯一最脆弱的權利時期。

要說唯一的區別,就是齊國被奪權成功延續了下來,而秦國與楚國沒能延續下去。

兩者皆是一代君王而終,斷子絕孫。

“不同的文化習俗,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來進行面對。”姒元坐在馬車中,認真思考:“魏國內部,同樣具備宗族文化。”

“我以睢陽公主做三正宮之一,也算是半個魏國王室宗親。”

“宗族文化方面,同樣需要認真考慮,這個東西不能忽視。楚國與秦國奪權一代而終的斷子絕孫下場,就是最好的警醒提示。”

……

……

就在姒元暗自思考的時候。

他的馬車已經離開魏王宮,來到披甲門的總部駐地大門口。

“侯爺,披甲門總駐地到了。”

車廂外面,傳來了車伕的提醒聲音。

晉文與姒元等人,紛紛睜開眼睛,站起身來,離開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