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太古龍庭所在,祖龍之脈埋於地下,天下氣運交匯之所,祖龍山乃是天玄第一山峰,望不到盡頭,長年埋在雲霧中,而祖龍山下,就是祖龍之脈。

中土分為八大王朝與九家聖地,八大王朝與諸勢力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尤其是九家聖地,幾乎把持了七大王朝的政權,儒家首當其衝。

唯一一個不受把持的王朝,乃是大秦王朝,如鐵桶一般,水火不侵,而大秦王朝的國策就是掃平九家學術,一統中土,立萬世不朽之皇朝。

似乎從第一代秦王開始,就以此為目標,甚至第一代秦王已經做到吞併七國,卻在關鍵時刻功虧一簣,在攻伐大周王朝王都時,遭受重創,從此大秦鐵騎,在九家聯合出手之下,徹底敗退,而秦王在那一役後,就此一蹶不振,沒過幾年就因傷隕落了。

不過大秦王朝卻佔據了中土最核心之地祖龍山,傳說第一代秦王就葬在祖龍山中,鎮壓著大秦王朝的氣運,任中土七國如何,都難以抗衡大秦王朝,這其中自然也有各大勢力的角逐。

中土七大王朝,有九家輔佐,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蘇幕遮這位七國相爺,現在的儒門之主,而這個時代裡,大秦王朝的鐵騎,是除去第一代秦王之後,最強大的時代,秦九世內施聖道外展王道,大有侵吞七國之勢,若非是遇到蘇幕遮的連橫合縱,凝聚七國之力抵禦,恐怕秦九世早就滅了幾國了。

與此同時,在秦都祖龍城,呈現一片祥和之景,若是修士來此,定會發現在祖龍城北邊的虛空中,血氣直衝雲端,月華失色,凝聚出大龍,盤旋在其上,眾人皆知,這是大秦的最強武力龍字營所在,護衛王都,自第一代秦王征伐天下之後,龍字營從未出世。

但誰也不敢小覷龍字營,大秦王朝龍字營乃是九字之首,依照太古龍庭的九大戰旗所立,跟隨第一代秦王橫掃中土,雖在大周王朝王都鐵騎受阻,卻不損他中土第一武力的威名。

這股沖天的血氣之龍,也正是龍字營中溢位,即使渡過雷劫的劫聖都不敢輕易在此釋放出自己的神靈,因為光是這股血氣就足以衝散準帝神靈,據說龍字營中的軍士齊聲一吼,可將遠古聖人生生吼死,要知道遠古聖人可都等於現在的劫聖,甚至有些達到準帝境界。

而祖龍城的另外一邊,卻是祥和之氣沖天而起,浩浩蕩蕩,光明磊落,這全都是卷之氣,虛空凝聚出千條祥瑞,有大龍盤旋其中,與那血氣之龍對立,這裡是大秦王朝六部所在,除了兵部之外,其他都是讀萬卷的文人執掌。

一文一武,雙雙凝聚大龍,看似對立,實則如陰陽相合,而在中央,則是大秦王朝的王宮,綿延數千裡,凡人走上幾年也走不完這一片宮殿,宮殿顏色,大片呈現烏黑硃紅,顯得沉重而威嚴,而在中央一座最高的宮闕屹立,這裡是大秦王朝的中央宮殿,其中透著一股鎮壓四方的王道之氣。

這股王道之氣升騰而起,猶如蟠龍昇天,鎮壓四方,血氣大龍與卷大龍在這王道之龍面前,都要俯首稱臣。

上得那如天梯一般的臺階,可以看到宮闕的大門明晃晃亮堂堂,而大門兩邊的龍柱上,掛著兩塊匾額,左:尊聖賢,崇武德,內聖外王;滅九家,掃七國,匡扶天下;而中央則是:不朽皇朝。

這似乎與外界傳聞的大秦王朝並不一樣,而這國策,恰恰是第一代秦王所,歷代不變。

這些似乎都不同了,祖龍城上空一片烏黑,呈現一片吞天般的旋窩,整個旋窩透著一股吞噬一切的氣機,彷彿佔據幾十萬裡地的祖龍城都如螻蟻一般,要被吞併而下,依稀可見在烏黑的旋窩中,有光芒騰躍,那是一條條彷彿活著的雷龍,閃爍之間是驚天的轟鳴聲,落下王都都是災難姓的。

而在這旋窩所指之處,正是祖龍城的核心,秦王宮中央大殿的廣場,恐怖的威壓令玉闕晃動,地面開裂,似乎要動搖整個秦王朝的根基,但身處祖龍山腳下的秦王宮,肯定不會因為這些威壓而化為灰燼,似乎連天都不敢輕易動秦王宮一磚一瓦,因為秦王宮下是祖龍脈所在。

這是天劫,比劫聖九次雷劫還要恐怖驚悚,還未落下,就已經讓人喘不過氣來,整個天劫所指,只是中央廣場盤坐的一位生,他身穿長袍,冠禮整潔,似乎與一個普通的生無任何異樣,唯一讓人震驚的是,他面對這雷劫,絲毫恐懼之意皆無。

臉上的淡然似乎很期待雷劫的落下,在此人的上方,中央大殿的臺階上,坐著一人,此人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閃爍著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坐在中央大殿前,觀看著這一切,也是巋然不動,絲毫不為這恐怖氣勢嚇倒。

他望了望天,目光深邃,彷彿是猜測到了什麼,隨後冷道:“元卿,今曰爾儘管渡劫,任何邪魔歪道膽敢搗亂,朕令其有來無歸!”

此人正是秦九世,有著第一代秦王的風采,霸氣凌雲,其修為更是達到準帝無敵,深不可測,安坐龍椅,手握秦王劍,語話軒昂,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

如同天上降魔主,殺氣逼人,似人間太歲神。

“喝喝喝喝”

似乎是響應秦九世的話,王宮外,龍字營中傳來一聲聲巨喝,血氣沖天而起,化為兇猛之巨龍,似是要將天穹的旋窩衝破一般。

“轟轟轟”

雷光交織而下,將血氣巨龍的挑釁劈碎,卻不敢引動而下,而整個龍字營似乎是憤怒了,恐怖的氣勢爆發而出,似乎是要抗爭到底。

“尊聖賢,崇武德,內聖外王,滅九家,掃七國,匡扶天下。”另外一邊,六部的讀人似乎也不敢勢弱,卷之氣沖天而起,隨著一聲聲吟誦,化為巨龍沖天而起,要與天地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