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第1/2頁)
章節報錯
通知一下,本書十月一號就上架了,十月一號晚上十二點更新,還有兩天,之所以提前發的原因是怕你們看不見,所以早幾天發,正好一直沒有回覆過大家評論區的內容,現在也一起回覆了。
1.原著中幽靈計劃明明就失敗了,主角這樣操作復甦聊齋有什麼用?
答:首先,我們這個壓根就不是幽靈計劃,要取個名字還不如叫聊齋計劃。第二如果看過書,我們就知道不是幽靈計劃本身失敗了,只是幽靈計劃的面壁人被破壁了,計劃壓根就沒有實施,只是被猜到了計劃而已,在書中的其他三個面壁計劃或多或少都發揮了作用,幽靈計劃如果能成立,是有用的,所以不要用幽靈計劃沒有用,聊齋計劃就沒有用的論證!
2.主角是不是想用鬼對抗三體,然後整個世界的人都死亡?
答:不是,你們想看滅世我還不寫。
這本書最終的情形還是以人為主體,所以跟人的所有問題都會蛻變,這些腦洞設定,很有意思。
3.本書是黑暗流嗎?(重點!!!)
答:本書不是黑暗流,是幕後,編造,救世流!!!
如果硬要說不是這三種,也只能夠是現實流!!!
朋友們,能不能清醒一點!!
救世不是過家家,我今天救國都得打仗,都得死傷慘重,我救個世一個人都不能死,是你們太天真了還是你們對主角的要求太高了?
鬼不能控制,鬼善惡不分,這些是設定,這些不是主角造成的,不是主角要鬼去善惡不分,是他召喚出了鬼要改造世界,就得承受鬼破壞家園的代價!!!
好,到這裡又有人問了,那我作為作者,不能改一改嗎?不能改的沒有這麼血腥,你這麼設定是不是三觀有問題?這麼殘暴?
朋友們,這就是我說的現實。
我今天改變一個人,我甚至可能都得對他拳打腳踢,改變一個國家我得血流成河,如今改變一個世界,我反倒得懲惡揚善,當個大善人......這合適嗎?
你們認為黑暗是這樣,可我認為現實就是這樣,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只有付出代價,才有改變。
如果一切都是光明,那就不真實,和三體背道而馳。
後面不再提問,就是一些創作理念的贅述,還有一些以後的寫作方向吧。
大劉在採訪中曾說過,為什麼他的電影不讓好萊塢改編,當時他說了一句話,大致的意思是這樣:
“復仇者聯盟的劇情可以很複雜,但人一定都很簡單,要麼極惡,要麼極善,但三體不是這樣,裡面的每個人都非常複雜,復仇者聯盟拍不出來。”
基於此,我要為我自己辯解——我的三觀是真的沒有問題。
如果我有問題,我就不會寫出這麼糾結的一個主角,更不會有警察一次次為人民付出,不會有醫生捨身為藥,甚至你在書裡面看不見一個特別惡劣的活著的人,哪怕他們做出殘暴的選擇,也都是被刀架在脖子上做出的選擇。
裡面的人都是在現實的壓迫下,被迫做出的選擇。
我再舉一些例子,我們陷入的誤區是什麼:
我看評論,說電車難題,什麼劫匪綁架了你女兒和你母親,你最正確的做法是衝上去把劫匪幹了。
OK,這很爽文,但是現實你要敢這麼做,你們一家人都整整齊齊的躺在地上了。
還有一個新聞,說女孩出去大街穿超短裙,一個人好心提醒說不要穿這麼短,容易被人覬覦,結果被狂噴,為什麼不去說罪犯,而去說女孩,女孩做錯了什麼?是這個世界的錯!
那請問,罪犯會聽你們這麼勸嗎?
朋友們,我想說的是,我們的願望很美好,我們想善人善終,惡人受報,但是我們往往改變不了惡人,改變不了環境,我們只能改變自己。
我們作為人打破規則不是常態,每一次打破規則,幾乎都用盡全力,我今天寫這本書,就是想把這種打破規則的全力寫出來,是真的在探討,我們今天要拼到什麼程度,才能保家衛國,才能對抗三體。
而不是簡單的我腳踩三體,拳打歌者,這很爽,但這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