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誓言成而聚眾,命運變而觀運(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實最關鍵的是交通不便,路途太遠,這世道又不太平,中途隨時會發生意外。
按照歷史程序,在黃巾起義後,中原常年戰火不斷,就有許多百姓逃到南方避難。加上東吳孫氏三代代經營,將山越擊敗打散安置這些地方,開荒發展,南方才逐漸興盛起來,可以與中原相比。
而這些傢伙來到這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這裡條件很瞭解,他相信這個提議大家會感興趣。
“主公,我早就等你這句話了,要不是跟隨您來,我從來沒有想到這裡會有這麼多荒地。”
“中原百姓太難了,官吏各種壓榨,一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苦幹,到頭來卻吃不飽飯,叫不上稅,只能將田地賤賣給那些大族。”
“我為什麼會成為遊俠,不就是家裡沒有地種,逼不得已才走上這條路啊!”
他話音剛落,就有一個叫陳三的漢子高興說道,說著家裡的各種心酸,不由流下淚來。
“是啊,我那可憐的妻子,就是因為家中缺少糧食,將僅有的糧食給了孩子,自己卻被餓死。”他旁邊的王熊聽見他的話,頓時感同身受,不由想起不堪回首的傷心事來。
......
接下來,就是一頓訴苦大會,殷旭才真真切切感覺到這個時代,底層百姓到底有多慘。
他也知道,為什麼黃巾起義會有那麼大的規模,這不是太平道會蠱惑,而是他們對這個時代朝廷徹底失望了。
以前經常聽人說,這個時期大漢還沒有失人心,其實是指沒有失去士人,豪族的人心。
而天下大多數老百姓已經對朝廷失望了,只是他們發不出自己的聲音,也沒有人在意他們的聲音。
想到這,殷旭有些難受,他覺得自己應該為這個時代做些改變。
他等眾人說完,平復情緒下情緒,緩緩說道:
“大家以前所受的苦,我感受到了,我也沒資格說什麼,這是大勢如此,我們都不能更改。”
“但請大夥放心,從現在起,只要我還在,就會讓大家有飯吃;只要我們團結起來,一起開荒,一起勞作,就會富裕起來;只要我們一起對敵,反對一切不平之事,就會創造美好的明天。”
“我們還要想辦法,幫助更多的人脫離苦難,你們要儘可能讓人知道,只要來這裡,就會有飯吃,有地種。”
“只要我們堅持初心不變,憑著我們的雙手,一定會實現,老有所依,幼有所養,耕者有其田,公平公正的世界。”
他神色堅定,說的情真意切,大夥被他的話感染,神色很是激動,但又有這不信。
“這是我的誓言,若有違背,天地厭棄,諸位可取我項上人頭。”他見眾人的神色,立刻大聲發誓。
“我信主公,願舉家跟隨,望主公不要忘了今日的誓言。”王熊見他發誓,立刻神色激動拜道。
“我也信主公,有時間回去將家人搬來。”徐元神色嚴肅,接著拜道。
......
接下來,除了典韋外,其他人都允諾,將家人搬來,還儘量說服親戚朋友一起來。
殷旭神色高興,雖然典韋沒有答應,讓他有些失望,但又覺得正常。
典韋是真實的人,不是小說中所描述那種魯莽,憨厚,給飯吃就跟著你走。
歷史記載,他有大志氣節,性格任俠,不是那麼容易打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