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州城外有一個道冠名作長樂觀。

長樂觀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中規中矩,普普通通,一入觀門,所見的便是那白牆黑瓦和房子裡供奉的神靈大帝,大帝寶相莊嚴金漆裹身,青煙自金燦的神靈面前嫋嫋升起,在素樸的觀廟裡縹緲如霧,倒也算的上是仙意韻然了。

在方圓近百里內,就屬長樂觀這兒達官貴人光顧的最多,香火最為鼎盛。

可長樂觀不算大,風景不算秀麗,觀中大帝對於信徒的訴願也從未滿足過,為什麼就這麼一個普通道觀,它的香客卻總是絡繹不絕?

其中隱藏的玄秘便在長樂觀這“長樂”二字中了。

長樂長樂,在這個消遣玩意兒極少,但靈丹妙藥盛行,人們體魄大為增強的世界裡,什麼東西能夠讓人們朝夜長樂?寤寐長樂?

不就是那靈慾交融,顛陰倒陽的杳杳山根撞,汨汨流水膩嗎?

恰巧,長樂觀裡的道士就精於此事......相關的丹藥,而且他們練的丹藥效果好,種類全,能讓人醉生夢死。

與此同時道觀裡還修建有許多風景幽謐旖旎的房間,準備了各種新鮮的玩具。

於是乎,長安觀的名聲便漸漸在那群世襲罔替的貴人裡流傳了開來,雖說他們中也有許多幹實事的人,但也有不少人平日裡都很閒的,而像這種享受極樂的地方,肯定是要來光顧一番的。

久而久之長樂觀便被冠以俗世風雅之名。

李安便是這所道觀裡的一個小道士。

觀中的道士不多,加上他的師傅和師兄弟攏共五人而已。

李安今年二十歲,相貌俊朗,儀表堂堂,而且他天資不俗,煉的一手好丹,今年剛剛破入了明臺境。

正是大好男兒氣盛時。

所以平日裡他便喜歡偷偷瞧著那些美婦人們與年輕力壯的男人婉轉重擊,或者是在醜陋老漢身上鶯聲起浮的嬌媚少女。

李安還喜歡作畫,他的畫栩栩如生,惟妙惟俏,還能賺一份私人的錢財。

但是李安這人雖然閱女無數,卻還是一個童子之身。

這不是說他不行,只是不願而已。

曾經也有來觀中燒香禮神的飢渴美婦瞧上了他。

那是一個炙熱的夏日,李安像往常一般悄悄從來觀中消遣的貴人們身上汲取寫畫靈感。

說實話,那身段兒熟媚的美婦人著實給李安好好上了一課,什麼雙龍戲鳳,什麼三英戰女傑,什麼四墨龜撞山澗,那場大戰看的李安面紅耳赤,心驚膽顫,有惡龍抬首,大戰彌久戰況愈烈,趨至最後,龍俯首,英傑逝,虯髯的墨黑神龜垂下了山巔,而熾熱的灼鳳卻是靈首高揚,鶯聲長鳴。

此時李安已經看了許久,口舌乾燥無比,他看著那女子渾身白濁黏稠的模樣,知道自己該走了,可他剛想離開,那女子卻突然朝著他這個方向飽含深意地望了一眼。

李安頓時一個激靈,但他也沒多想,畢竟他也不是沒被發現過,可這些人奇怪的很,非但不揭發他,反而更為起勁。

其實主要還是因為長樂觀淫觀的名頭早已傳了出去,並且觀中香火錢極高,普通人來不了,也就沒有什麼良家女子會來,而達官貴人們也幾乎全部知曉這個地方,能有錢來這兒燒香的都不是什麼正經人,特別是身旁帶了妻子的。

當時李安便去了自己的房中洗浴沐涼,想要退退火氣。

然後那美婦便薄衣輕透地找來了,嘴角還殘餘著白漬,李安頓時愣住,而那美婦則是兩眼放光地看著他的身下,顯然即便是大戰剛歇,那美婦人還是有些意猶未盡,最後若不是觀主恰巧來尋李安,估計李安都得失身於此。

經此一役,李安便收斂些了。

做的更加隱蔽了......

但李安的命運總是不平凡的,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早晨,他遇見了一個女子。

這個女子好像一朵花,如花般嬌美,如花般柔弱,如花般纖細。

最重要的是李安從她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種奇妙的氣質,就像和風下的細草,春日中的暖陽,她的渾身都散發著明淨的微光,微微有些眩目。

他就那樣呆呆地望著她,她也轉頭看見了他。

二人都紅了臉蛋。

後來便如民間許多的才子佳人小說中的一般,山中的小道士與城中的富家小姐墜入了深深的愛河。

少男與少女相偎相依,共同品嚐著相戀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