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祖安的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位於魏都城外數十里外有一座介子山,山腰有座東坡亭。
東坡亭乃文人聚集之地,最有名的故事便是當年那位第一任國子祭酒在此地做出魏詩兩百首,震驚文壇,從此便名聲大噪。
秋季,霧雨連綿,山上更該如此,今日卻是罕見晴天,陽光照在那有東坡亭的刻字上,煦煦生輝。
按照宮內的指示,今日國子監和白雲書院受到召喚的學子和先生們都要齊聚於此,做出數篇關乎這次北域戰亂的入品詩篇來。
清晨時分,東坡亭內有兩人相對而坐,中間有一座棋盤,上面黑白分明。
正五品國子監五經博士:劉醇。
一身黑衣,面色木訥,沉穩,不苟言笑。
白雲書院大儒:李道光。
白衣飄飄,頗有年月的面龐上帶著溫和笑意,儒雅隨和。
一黑一白,涇渭分明。
而在整個東坡亭外,無數張長桌整齊擺放在一起,國子監和白雲書院內有詩才的弟子分成左右兩側,低聲議論紛紛,討論著這次的詩詞,加在一起約莫二十人有餘。
這些都是書院和國子監內詩才極好的讀書種子,例如李知禮,張雅,都在其中。
“劉醇,國子監的先生博士們都如你這般無趣?半分靈氣沒有?”李道光低頭看著棋盤,笑眯眯著調侃道。
“性格本就如此,跟無趣有何關係,倒是你,多年未變的憊懶隨意,看來書院的日子和伙食極好。”劉醇淡淡道。
“這次陛下的旨意,國子監內可有好詩出世?”
“沒有。”
劉醇面無表情,看了眼亭外,平靜道:“白雲書院的學子們心性向來灑脫不羈,詩詞方面確實比監內學子佔優勢。”
李道光聞言,眼角微眯,似乎很是受用。
“但也就那樣了。”劉醇補了一句,落了一子,冷冷淡淡。
“嫉妒。”李道光一手斬龍,徹底殺死棋盤,心滿意足。
白雲書院和國子監皆是一脈相承至聖先師的儒教體系,但是在兩方的派系之中卻有了根本性的差別。
簡單來說,國子監作為國之重器,更重君。白雲書院為百姓書院,更重民。
細微區別,卻是天差地別。
雖然宮內那位人物沒說什麼,但是白雲書院自數百年前成立以來,還是遭受了若有若無的打壓和制衡。
而這一次的旨意下來,白雲書院自然有機會和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儒教正統實力。
“此次鑽研恐怕又要數日....”
劉醇抬起頭看了眼天色,站起身看向亭外的學子,吩咐道。
“開始吧。”
.....
未時三刻。
介子山腳下。
身著青衫,懸玉佩的徐長樂緩緩而來。
阿賓少傳害人不淺....他頗有些憊懶的打了個哈欠,昨日開卷有益,太晚才睡,精神不佳。
山腳通道處,徐金慎此刻作為千牛衛之中的左牛衛長,一身飛熊服,紅中衣,正帶著幾名千牛衛在此值班。
“長樂。”徐金慎面露笑容,大踏步迎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