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俏少女胸脯起伏,俏臉冰寒,七分鄙夷三分惱怒的離開了大堂,看著這一幕,徐長樂實在是有苦說不出。

大姐...這純粹是原主的記憶深入人心的緣故啊....

鬼知道原主這廝為何對青樓花魁的價格如此熟悉啊?

徐長樂只隱約記得記憶之中,原主那夜站在蘇雲河畔,望著花船上的鶯鶯燕燕,心情是極為複雜的。

恰如一群太監看青樓,激動,羨慕,期盼,蠢蠢欲動,而又無助...看來確實是有賊心的。

可是這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別人二十歲了,吃個飯喝點酒嫖個...不犯法吧?

更何況他古代徐書生做的事,與我徐樹人何干!

憤憤不已,怒幹三碗白粥,徐長樂理直氣壯站起身,吩咐老王備好馬車,準備前往國子監。

國子監作為大魏王朝的最高教育監管機構,旗下分為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算學,等等各種學府。

徐長樂如今便在國子學之內求學,以四書五經,儒家經典為重,算的上是學府之中最高等的一類。

而之所以讓徐長樂此刻頗為急切的原因,純粹是記憶之中國子監有關於儒家修煉體系一說。

這座世界,大魏王朝雄踞南方,卻並不是唯一的統治者。

四海之上,北域之地,皆有仙人府邸宗門,妖神鬼怪一說。

武道,仙道,儒道,魔道,妖道,百花齊放。

其餘不說,徐長樂的記憶之中清楚知道大魏王朝的國子監之中便有著儒家正統修行體系。

修行體系極為神秘,從寒窗苦讀之後的入品一說,到九品攀升到一品之時各種修為境界提升,嚴謹而又艱難。

三品之上,已然入半聖。

言出法隨,口含天理,雖千萬人吾往矣,那才是屬於大魏讀書人的真風流。

據說上百年前大魏國子監第一任國子祭酒,就是當世貨真價實的儒道至聖,一品之上。

很可惜....僅僅入品一關就是天下萬千讀書人的第一道天壑,就連徐長樂至今也未曾入品,學渣一枚。

面對“修行”這種超乎常理而又帶著強大吸引力的東西,作為現代也曾寒窗苦讀了二十餘年的“讀書人”徐長樂是很樂意去探究和深挖的。

畢竟世界這麼大,仙俠妖魔太遠,儒道還是離自己挺近的。

國子監在京都城外,一路之上,徐長樂透露馬車簾子看著四周那琳琅滿目的鋪子,和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嘖嘖咂舌。

馬路之寬,八家馬車可並駕齊驅,此刻卻是嚴嚴實實。

足足小半個時辰之後,馬車才在一處建築前停下,徐長樂走了出來。

放眼望去。

一排排整齊劃一的銀杏樹引入眼簾,國子監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掛在頭頂排牌匾之上,淡淡清香撲面而來,下意識讓人靜心凝神,遠處一座座屋簷橫排並列,攢尖頂,層層疊疊,四望如一。

國子監被劃分為京都南側,單獨劃出來的一片巨大空地,山水風景極佳。

門前兩排身著佩刀盔甲的官兵正在四處巡邏,空氣之中充滿著安靜,肅穆,平和,與先前路過鬧世形成了極大反差,

好傢伙...這氛圍感覺比我老家的大學還要高大上不少啊....徐長樂穿越以來第一次心生震撼,撲面而來的莊嚴感確實給了他不一樣的感覺。

“少爺,小姐先前說過,這幾日或許宮內會有人專門來查探那夜您被綁至霧林的事情,記得早些回家。”老王提醒道。

徐長樂頜首,好歹也是侯爵之子,更有皇室婚約在身,宮內肯定會有反應。

沒反應自己不是太沒面子?

吩咐老王先打道回府,徐長樂拿出了監生令牌透過了監房巡檢,簽字留名,繼續向前。

走過上百米過後登臺小階,迎面而來的便是國子監二門內一道大型琉璃牌坊,三間四柱七樓宮殿頂事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