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上路(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別忘了在他身後還有一座天霜山,還有一個已經躋身天象境的封天山。
在封天山與凡夫俗子之間,存在著的是一道凡人難以逾越的鴻溝。
哪怕堆積上再多的性命,或許換來的都是無用之功。
按照大梁律令,當有皇室子嗣要封王就潘時,必須要去祖廟禮拜先祖,繼而才能夠離開帝京去往分封之地。
所以眼下李濟民在走出秦王府後,正是要去往祖廟祭拜先祖。
他知道,自從他一隻腳踏出秦王府的大門,這座本就暗流湧動的太安城如今更是大有山雨欲來風滿城之勢。
太子府。
“啟稟殿下,李濟民已經率人離開了秦王府,現在正趕往祖廟。”一名雍和衛從遠處急掠而來,等他見到佇立在臺階之上的那道身影時,他迅速單膝下跪,百般恭敬地說道。
雙手負後凝視著不遠處皇城的李雍和聞聲收回目光,看向臺階下的那名雍和衛,不著痕跡地點點頭,然後嘴角微微上揚,說道:“李濟民,最後再看一眼你的秦王府吧,我會親自將你送入皇陵下葬。”
“出發!”李雍和袍袖一甩,嗓音已經不復之前的溫醇,而是帶著一股子刺骨的肅殺之意。
...
祖廟就位於皇城的西南之處,往日也會有宮中太監去打掃擦拭,擺放供品,但除了每年一度的祭祖之外很少會有人來此。
當然大梁三位皇子中,大抵也只有三皇子李景涼經常因為惹出事端被皇帝陛下懲戒來此面壁思過,
但那也都是過去的事情了。
最起碼是涼王李景涼的生前事了。
今日的祖廟之所以會文武百官齊聚,並非是祭祖之日,而是因為二皇子李濟民將要離京就潘。
文武百官中有人悲慟不已,為李濟民的落敗而扼腕痛惜,當然也自然有人喜笑顏開,巴不得因為失了大勢的二皇子趕緊麻溜地離開京城。
俗話說的“幾家歡喜幾家愁”,在這一刻,在這滿朝文武的神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站在祖廟高臺上的受百官拱衛的正是身著龍袍的皇帝李湯。
他看著白玉臺階下站得整齊有序的文武朝臣,面無表情。
或許過不了多久站在這裡主持祖廟祭典,受百官朝拜的就是自己的長子了。
說不定等到李濟民離開太安城,他就會騰出手來真正對自己動手了。
俗話說“知子莫若父”,李湯知道這種事如今的李雍和做得出來。
但自己又能夠拿他怎麼樣呢?站在他背後扶持他的是那手段通天的天霜山,世俗王朝在其面前也只有俯首稱臣的份。
想要與其對抗,已經滅亡的大隋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鑑。
“陛下,太子殿下來了。”
就在李湯的神思雲遊天外之時,伺候在他身旁的司禮監掌印太監趙公公小聲提醒道。
收斂起心思來的李湯輕嗯一聲,放眼望去,在文武百官形成的過道中,一身四爪蟒袍威壓睥睨的李雍和正朝祭臺這邊踱步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