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自家院子的籬笆牆葉姝凝覺得要好好修修,那可是個不小的工程。

不過現在種地要緊,她得要保證自己不會捱餓的前提下儘量營養均衡。她這個身體這麼瘦弱,一看就是營養不良。她還想著能長高些呢。

用了一天的時間葉姝凝終於把小花園收拾好種上了她特意留的玉米種子,還有花生。她和潘家要了兩把黃豆種子和紅豆種子,也都種上了。這第一次主要是做試驗,種的都不多。

傍晚的時候潘東山夫妻倆過來了,來看看葉姝凝收拾的怎麼樣了。看到葉姝凝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的也放心了不少。

葉姝凝很感激潘家人,他們在她最困難的時候給與了幫助,以後有機會她一定會報答他們的。

葉姝凝這兩天沒敢再上山,她怕有人送瓦過來家裡沒人。

第三天上午瓦真的送到了,葉姝凝問多少錢,人家卻說錢已經結清了。

葉姝凝一聽就知道是慄紹中給結了錢。看來只能以後有機會再還錢了。

瓦到了潘東山就帶著四個兒子來幫忙了。

潘家是個大家庭,潘東山有四兒兩女六個孩子,除了最小的兒子十四歲還小沒有結婚,其他的兒女都結婚了。

葉姝凝也沒有拒絕潘家人的幫忙,只是想著做頓好的慰勞大家。

葉姝凝在楊秀英的介紹下認識了潘家的哥哥、弟弟和嫂子們,還有潘家孫子輩的孩子也有好幾個,以後大家都認識了來往也方便。

葉姝凝想做飯讓潘家人在家裡吃,但是潘家人也知道葉姝凝才剛安頓下來,什麼都沒有,哪裡會在她家吃飯。

楊秀英堅持不讓葉姝凝做飯,“小凝啊,你這剛安頓下來,不用跟我們這麼見外。我們哪裡就缺這一頓飯了。”

葉姝凝說道:“你們一家來幫忙,哪能連飯都不吃。”

潘東山在旁邊說道:“小凝,聽你大伯孃的,等你以後有條件再說。現在你說是一窮二白也差不多,就別跟我們客氣了。”

最後修好屋頂後潘家人也沒有在葉姝凝這裡吃飯都回去了。

葉姝凝覺得心裡不得勁兒,想著過幾天去一趟鎮上,從空間裡拿出些吃的來送給潘家人。

別的吃食不好送,但是她搜尋同事們的宿舍找到了一些白糖、紅糖、大棗,這些可以重新包裝一下送人。

還有一些糖果,像是巧克力、太妃糖等不能拿來送人,倒是水果糖可以拿來送人。她再從供銷社買兩斤糕點就差不多了。至少不能讓潘家人白幫忙。

再好的關係也需要經營,要有來有往,不能一味的索取。

屋頂上有了瓦看著好多了,起碼她以後不用擔心會漏雨了。這房子她得住幾年,她準備找機會把窗戶上塑膠布換成玻璃。這個她自己就可以完成。

至於玻璃她可以從研究所裡卸下幾塊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