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三十一年五月初,西楚一戰告捷,西域三十六國請求議和。

一時間,朝臣紛紛上奏,有人說要乘勝追擊,一舉吞併西域三十六國,免除後患;也有人說國庫因戰事連年耗損,已不充盈,若繼續征戰,恐國庫空虛,黎民哀怨;亦有人說可接受西域三十六國和親之請,從此雙方便可和平往來,經濟恢復,也免除了戰火燒殺,民不聊生。

最終,皇帝決定接受西域和親之請,遂命四皇子楚凌淵擇日凱旋迴京。

四皇子奉旨,於北朝三十一年五月中旬率十萬大軍軍啟程返回京畿。

西楚大軍將欲啟程,皇帝自京畿傳來親筆密信,與淵王商討朝中事宜。

只見淵王讀完之後,神色凝重,夙夜未眠。

帥帳一夜燈火通明,淵王、十四王爺、軍師蘇仕程、副將黎珮四人一夜未閤眼,連夜商討大計。須得配合皇帝裡應外合,剷除奸臣一黨,重振朝綱之威嚴。

“京畿來信,此次走的是密徑,並不是官道,此事事關重大,關係到朝中大局,須秘密進行。而我需要一個萬全之策,將秦壽和一黨一網打盡。”楚凌淵眼眸深邃,對眾人道。

“朝中居心叵測之人不止秦壽和一黨,諸皇子中亦有人蠢蠢欲動,對皇位覬覦已久。四哥,若有非常之時,八哥一黨,我們是否需要有所動作?”十四許是惦念兄弟情誼,恐怕對親兄弟下不了手,遂問到。

“老八狼子野心世人皆可見,無須我們出手,他自會沉不住氣,到時候,便是父皇來決定是否留他了,無須我們多慮。至於兄弟情誼,想必那不是他所在意的東西。若他有悔悟之心,我們也不必趕盡殺絕。”楚凌淵一如既往地清冷,眼眸裡讓人看不出任何情緒,聲音淡淡道。

“若他真有謀逆之心,想必父皇也留不得他。”十四說著。

“軍師、副將,你二人是否有何計策?”楚凌淵遂問道。

“秦壽和老奸巨猾,做事不會輕易留下把柄,我們很難等到他自己暴露。唯有給他吃一顆定心丸,確認朝中無人能夠強大到阻擋他,他才會沉不住氣。畢竟他等了那麼多年,一直沒有等到一個好時機。”軍師思慮過後,如是說到。

“軍師不妨說說看,如何給他吃這一顆定心丸?”楚凌淵道。

“他任太尉一職已十年餘,這十年來,他一直在暗中招兵買馬,妄想擁兵自大。如今擁軍三十萬,朝中能與他抗衡的只是極少數人。殿下手握八十萬大軍的兵權,是他謀逆路上最大的阻力,如若殿下不能凱旋迴京,他一定會大有作為。”

“等他一切事宜都打點好,起兵謀逆之時,就是我們將亂黨一網打盡的最好時機。”軍師左手搖著羽扇,右手捋著鬍鬚,眼中泛著精光,如是說道。

“軍師不愧是軍師,高,實在是高。”黎珮雙手鼓掌,臉上帶著邪肆的笑,口中讚歎不止。

“此招必有妙用,只是此時還差一個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無法回京的理由。”楚凌淵思索片刻,說到。

“不過,我相信,不久之後便有人為我創造這樣的藉口了。十四,將有一場惡戰,準備準備。”楚凌淵深沉的眼眸中一縷精光瞬時閃過,對十四道。

十四心領神會,道:“四哥放心,我隨時準備著。”

幾人皆是會心,便各自回了營帳策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