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是逆天而行,導致這一方天地降下懲罰令甄有才受了傷。

第二件,他在控制仙陣的同時放了個大招。

甄有才本來就是個病人,卻硬要強行運用大量的仙力,如果他當時放棄控制仙陣,單開個大招是啥事都沒有的。

可要他不管周遭凡人的生死,他做不到。

不管是救石磊,還是小年夜的大戰,這兩件事都與溫新脫不開關係,但甄有才並不這麼想。

他做事一向順應心意,心裡覺得這麼做應該,那便一定要做。

至於這麼做會付出怎樣的代價,甄有才從來不考慮,在他看來,人活著如果不能活個順心,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一個連神仙都可以不做,都願意放棄的人,還在乎什麼代價呢?

甄有才將這三年中發生的大事簡單的說了說,然後看到他師兄的眉頭一直緊皺,下意識的便想用手拍拍呂洞賓的胳膊,剛抬起手又想起這只是一道化身,是拍不到實體的,只好慼慼然將手放下問:

“師兄,師父他可好?其餘幾位仙友近況如何?”

呂洞賓低頭看著遠方的群山,神色黯然道:

“他們....對往事早不記得了,如今已和其他仙人無異,都是一心問道,凡間往事...提都不會提及,所以我與他們的往來也逐漸少了,只是師父那裡走得勤一些。”

聽了師兄的回答,甄有才也低頭朝呂洞賓望向的山峰看去,神色中有幾分落寞,兩人靜靜的看了一會兒,都沒有說話。

“不談這些了,師弟,再去一趟方壺山吧。不想這人間早已靈氣荒蕪,竟還有這般兇險,還是趕緊再封存一道劍氣給你,我才好安心。”

呂洞賓二人瞬間便消失的無影無蹤,玉閶峰上又是萬年不變的寂靜,在甄有才駐足之處,僅留下兩個淺淺的腳印,上面還粘著些許塵土,可不到片刻,這兩個腳印與塵土便消失不見,可見這座仙山果然神奇不凡。

呂洞賓口中的方壺山,又名方丈山,說是一座山,其實是一方小世界。

方壺山並不出名,但說到蓬萊仙山,在華夏應該是無人不知的。

相傳海上有五座神山:岱嶼、員嶠、方壺、瀛洲、蓬萊。

據《列子·湯問》中說:“其山高下週旋三萬裡,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間相去七萬裡,以為鄰居焉。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節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勝數。而五山之根無所連箸,常隨潮波上下往返。.......最後二山飄去不知蹤跡,只剩下方壺(方丈)、瀛洲、蓬萊三山了。

這已是兩千年前的記載,而今的人間,蓬萊早已消失無蹤,五座仙山僅存一座方壺。

想當年,人間靈氣充足,而大部分的靈氣都被抽取用以供養這五座仙山,仙山上的各種奇珍異獸,大部分都作為貢品敬獻於仙界。

彼時時常有仙界之人降臨凡間,玉閶峰上仙門常開,這番景象已消失了一千多年。

就連方壺仙山,都沒了當年的氣象。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