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夢裡吹那個啥(第1/2頁)
章節報錯
辛西婭揍完溫新心情便開始忐忑起來,因為她不知道這兩拳打了之後,溫新到底開竅沒有,她既不好意思去問也沒個人說道,只好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擼貓。
方總被辛西婭擼了一下午,整隻貓都被擼慫了,動也不敢動就窩在辛西婭身邊,心情隨著女主人的心情一起七上八下著,好不糾結。
然而此時有人比辛西婭和方總更加糾結。
董小強漫步在學校後的小河邊,沿著河岸來來回回走了一下午,心裡仍沒有答案。
頭天夜裡,小強纏著魚人一條講《西遊記》,這個故事其實他已經聽方正講了很多遍,但仍舊聽得津津有味,只是每次聽到如來佛出場要將孫悟空鎮壓在五行山下時,他便叫停不聽了。
小強固執的認為,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的那一刻其實就已經死了,後來的他和之前的齊天大聖根本不是一個人,所以後面的故事他也不感興趣。
一條被叫停後見小強猶在唏噓,便捧起本宋詞靜靜地讀,小強好奇的問這本書講的是啥故事?一條笑了笑,將書頁翻過來給小強看。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
這有啥好看的?小強對一條的閱讀品味很不理解。
一條放下書,給小強講了段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南宋末年,在一個寒冷的冬天,49歲的辛棄疾靜立河邊,等著他的好基友陳亮前來探訪。
他倆的上次見面,已經是十年前了,看著遠處飛奔而來的一人一馬,辛棄疾的心逐漸熱了起來,驅走了南方冬日特有的溼冷之感。
陳亮的心也很熱,然而他胯下的馬卻止步不前,因為河水太涼。
耐著性子催了三次,陳亮的馬始終不肯趟水過河,陳亮雖是文人,卻人狠話不多,他下馬,抽刀,直接斬落馬頭,繼而朝對岸奔去。
整個過程中,他沒有一絲猶豫,決不拖泥帶水。
辛棄疾年輕時也是位猛人,為了手刃叛徒不惜單騎深入敵後,但此刻的他看到朝自己奔來的陳同甫,感覺體內的血要沸騰了,不禁高呼一聲:“此乃大丈夫也!”
爾後兩人同食同寢,一起暢談抗金大事或追憶往昔,數番飲醉悲思,他倆連續十日都在慷慨闊論如何報國,才留下這首流傳千古的詞。
一條還在搖頭晃腦的講著,渾然不知對面的小強已聽得淚流滿面,直到甄有才拍了拍他的肩膀才發覺出異樣。
甄有才是來送客的,沒想到小強竟是這副模樣,他素來心善便叫起一條離開,留小強獨自一人靜靜待著,以免被人看到窘態後的尷尬。
小強這一坐,就枯坐到第二日天明。
他回憶著來到地球后的歲月,感懷著自己心境的變化。
流放的天使,塵封的寶劍。
但寶劍即便被塵封,即便已開始在鞘內生鏽,它也還是把劍啊!
劍的品性是啥?是寧折勿彎啊!
一個被封印的天使,就算沒有了翅膀,他還有一顆天使的心。
憑啥被一隻貓揍得失了風骨,有家不回卻跑來這裡躲著呢?
一條在講故事時,提到辛棄疾在寫這首詞的時候,已經抑鬱憤懣了近三十年,整個國家有六千萬同胞,卻沒有幾個人像他一般堅持抗金。
但終其一生,辛棄疾從未放棄,哪怕他寫到“可憐白髮生”,他也只是感懷時不我待,也始終認為戰死沙場是他唯一的歸宿。
所以小強才感動到落淚,才枯坐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