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悲劇·下(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得知方招娣的死訊之後,方正的父母經歷著喪女的悲慟,同時他們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將女兒的喪事辦好。
在老人看來,把女兒的喪事辦的風光體面,是眼前的頭等大事。
而方正的二姐三姐,除了傷心她們更感到憤怒,為大姐報仇成了她們的使命。
二姐已經把姐夫給告了,法醫鑑定顯示她大姐身上除了兩處致命傷外,還有有很多處別的傷,新的舊的都有,所以這案子已經改為了公訴。
為女兒治喪,為姐姐報仇。
這些行為從表面上看起來很合理,但方正不這麼想。
忽略掉悲傷與憤怒,在這場悲劇中有一個最大的受害者。
方正的外甥女。
這孩子什麼也沒做,但承受最多苦難的卻是她。
方正與家人的理念衝突,便在於此了。
在老一輩人的觀念裡,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遇上這種悲劇了,好好的送自己女兒最後一程,便是盡了父母的責任。
二姐三姐雖然沒有老輩人那麼重男輕女,但她們不知是被仇恨矇蔽了理智,還是出於別的原因,竟說這孩子是那個兇手的種,他們家再怎麼畜生也不會為難自家孩子的,眼前重要的是給大姐討個公道。
在這個重男輕女的環境裡,方正作為家裡的男丁卻說不上話。
因為他身上有個神經病的標籤。
再有,他兩個姐姐還說,如果不把官司打贏,讓那家人賠出一筆錢來,今後這孩子的費用歸誰管?
即便是有錢,誰來負責照顧這個孩子?
......
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在面對自己不願面對的問題時,經常會說到兩個字。
現實。
彷彿只要以“這就是現實”為由,便能理所當然的逃避問題,用一種心安理得的態度去繼續生活。
這就是現實=我這麼選沒有錯。
但方正絕不這麼想,否則他過去也不會用沉默去面對這個世界,不會被診斷為神經病。
他堅信如果大姐還活著,此刻最在意的一定是她的孩子,所以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妥善的安排好他外甥女。
不管是將這個孩子留給姐夫家,還是交給自己的家人,他都不放心。
因為能教出那個畜生姐夫的家庭,教不好這個孩子。
他更不希望這孩子長大了,變成大姐,或者二姐三姐一樣的人。
所以方正打算退學,好留在老家照顧外甥女長大。
只有這樣做,才對的起大姐,那個在全世界都認為他是瘋子的時候,唯一相信他的大姐。
至於後果方正也想過,他未來的日子將會過的無比的艱難,但如果艱難就是現實,那他選擇了不逃避,而是去接受這一份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