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還能聽到那家孩子喊著姜老二這個吃白飯的,就是得多幹活兒,給他們家做牛做馬,說完還衝著他扔石頭。

而那家人明明看到了,可完全不當回事,站在旁邊好像看戲似的。

而姜老二顯然已經習慣了這一家人的性子,所以被欺負了也沒有什麼反應。

眼看著那孩子要上來踹姜老二,而姜老二好像已經習慣了的樣子,姜老頭忍不住炸了。

他衝進去一把推開那個熊孩子,接著就指著那個泥瓦匠一家破口大罵。

那家人還覺得姜老頭多管閒事,誰家學徒不是這樣過來的,他看不慣,看不慣把孩子送過來幹什麼?

姜老頭一聽更生氣了,衝上前去給了那碎嘴的婆娘一巴掌,他可沒有不打女人的習慣。

遇到這種不講理的女人,就得收拾她一頓才行,泥瓦匠還想上來打他,被姜老頭一下子就給撂倒了。

年輕時候的姜老頭可是遠近聞名的厲害人,還能上山打獵,身手很不錯。

顯然,那家人被打了以後也反應了過來,為了不再被打,只能灰頭土臉的任由姜老頭髮洩一通後帶著姜老二揚長而去。

雖然有了這麼一段不太開心的經歷,可姜老二確實也學了一點泥瓦匠的知識。

就像姜芸芸這店裡刷牆的活,對於他完全沒有任何難度。

姜芸芸也知道這些,她笑眯眯的把錢遞給姜老二,“二哥,這些錢也不知道買材料夠不夠,不夠你就和我說。”

姜老二也很久沒有買這些材料了,也沒有一口回絕。

“行,我先去看看,要是錢真不夠了就再找你要。”

接下來的幾天,姜芸芸除了賣包子,其餘時間都耗費在了店裡。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姜芸芸的店差不多收拾好了。

姜老三給做的桌子椅子也已經被放進了店裡。

姜老三後來還讓姜老三幫著做了一些吃飯的托盤,裡面一格一格的。

姜老三知道這是拿來吃飯的,特意打磨的特別光滑。

他怕萬一因為托盤上面有毛刺,再傷到了客人,那就是給姜芸芸找麻煩了。

姜芸芸還找自己大伯給寫了個牌匾。

姜芸芸的大伯姜文信寫的一手好字,當時一提到牌匾這件事的時候她就想到自己大伯了。

姜文信是姜家村的村長,他早就已經聽自己弟弟說了姜芸芸最近做小買賣的事情。

原本他還持觀望態度,等姜芸芸上門讓他幫著題字的時候還驚了一下,沒想到這孩子這麼短時間就已經準備開店了。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他們都老了。

對於這個店的名字,之前姜家人還特意討論了一下,最終“姜家飯館”這個名字得到了姜家人的一致認可。

名字起好的那天,姜老頭高興的忍不住喝起了小酒,還哼起了不知名的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