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鬼途奇行錄 第四十二章:隱亂(第3/3頁)
章節報錯
“此法,終究還是差了些意思,只要進不得幽冥界,所有謀算都只是空中樓閣。”
和尚轉頭看向儒生:“都說你們儒家見聞廣博,就沒有辦法麼?”
儒生苦笑搖頭:“如此大事,你覺得我儒家能置身事外?早在很久之前,天都就已著手準備了,然而,卻始終沒有進入幽冥界的辦法。”
和尚突然伸手指了指某個方向:“那裡有沒有訊息?”
儒生臉色陡然變得極其嚴肅,轉頭看著某個方位,眼睛眯了起來,問道峰四周飄著的雲海陡然間綻出無數墨色,彷彿墨海翻騰,一股浩然肅殺之意隱隱波動。
“他們高高在上,視眾生如螻蟻,眼中只有天道,何曾有過人間之道!”
三人再度沉寂。
良久,雲海墨色才淡淡褪去,儒生抬眼,似是思索著什麼,終於再度開口。
“數月前,吾前往上天界學海一行,本欲從學海典籍文獻中尋得一絲端倪,倒意外發現了一樁塵封的記載。”
此言一出,道人與和尚精神一振,連忙道:“什麼記載?”
“據傳,千年之前,上天界出了一位身負陰陽之道的高人,名為陰陽君侯蕭玉衡。”
“竟有此事?”道人與和尚眼中光芒大盛:“陰陽之道號稱天道萬道之中最為兇險一道,要於生死寂滅間才能感悟,稍有不慎,便是身死道消,連兵解重生的機會都不會有,從古至今,選擇此道破境的少之又少,成功者,更是聞所未聞,按說這等人物,天都中應該有所記載吧?為何聞所未聞?”
“相傳執掌陰陽之道者,可逆陽歸陰,穿梭於陰陽兩界,應該可以穿過陰陽界隙,到達幽冥界!”
儒生苦笑一聲:“這陰陽君侯行事極其低調,若不是昔年他曾踏足學海,借閱典籍,恐怕都無從得知。”
“那……可知當下他在何處?”
儒生搖頭:“自千年之前蕭玉衡於學海借閱典籍之後,便銷聲匿跡,直到現在,再也沒聽過他的蹤跡。我大致翻了一下他當初所閱典籍,略有猜測,此人應當為了尋找陰陽之道的破境之機,前往陰陽界隙了。”
道士與和尚倒吸了一口涼氣,面面相覷。
“這……進陰陽界隙了?難道……這蕭玉衡……”
儒生點頭:“陰陽界隙兇險萬端,尤其靠近坤之地所鎮之物,且近千年不聞音訊,按理說這麼一位僅差一步就能到通明、天闕境的人物,只要在這世間,就絕對會留下名頭,不可能半點音訊全無,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他應該殞落了。”
和尚原本坐直的身子又塌了下去。
“老衲還以為你個老書呆子有什麼辦法呢,結果……”
道人倒是微皺眉頭,緩緩地道:“相傳陰陽之道極其玄異,保命能力極強,或許……是被困在了陰陽界隙也未可知,更有可能的是尋到了突破契機,所以,留在了陰陽界隙。”
儒生臉色肅然地點頭:“這也正是某心中所思,不論如何,這始終是一條契機,上循萬年直到如今,只出了這麼一位身負陰陽之道的奇人,想要探明幽冥界出了什麼事,就必須藉助此人之力不可,所以……今日請二位前來,就是待此次中元之後,我們一同去天都,然後出發前往陰陽界隙,務必要探明那蕭玉衡下落。”
頓了頓,他眯著眼,淡淡地道:“就算是死了,他留下的東西於當前神州也大有助益!”
道人與和尚對視一眼,半晌,緩緩點頭。
“那麼,此次中元之事,應該是由道友主持了?”
道人沉聲道:“炎凰境內諸多宗門業已派遣門下精英弟子來我玄清道,諸多山門也已下山衛道。應能保得此次太平。”
儒生搖頭道:“這些年來,一年形勢比一年嚴峻,不可掉以輕心,吾等三教皆以人修為道,大師,依我看,我棲梧學宮門徒與禪宗門徒也下山雲遊吧。”
和尚雙手合什:“善哉,善哉。”
山風輕輕拂過,上一息還盤坐問道松下的三道人影沒有任何徵兆地消失得無影無蹤,只餘山中鳥鳴輕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