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引:買櫝還珠,在經驗上的過度自信使人傾向於高估決策的準確性。

上回說到,秦南天遊長樂街,遇到一位富商在殿前小攤挑中了一件金絲楠木劍匣。

富商看起來也是位老手,他看到劍匣時並無著急問價,表情看起來也似乎漫不經心的樣子。

像這種活動氛圍及買賣形式,買主最切忌表露出對商品的熱情,否則容易被善於察言觀色的店主故意抬價。

很明顯,這位富商不想當這個冤大頭。

富商不緊不慢地開啟劍匣。

只見,劍匣內現出一把樸素無華的黑色古劍,劍長一尺三寸,寬約四指,劍身厚重而老舊,看上去和普通古劍並無區別。

“店家,你這個劍匣什麼價位?”富商開口詢問道。

店主看著手中的賬本並未抬頭,伸出三根手指:“三千金幣!”

“店家你這就有點不厚道了,你這分明是豬肉當成牛肉賣呀。”富商故意提了提嗓門,“裡面的這把古劍恐怕丟到大街上都未必有人撿,別以為給它弄了一副上等的劍匣就能多賣點錢,你這種套路也就是騙騙外行人罷了,可休想誆我!我也不跟你墨跡,一千五百金幣!這把劍還是你的,劍匣我要了!”

富商也是果斷,看了幾眼便直接開門見山的砍價。

“瞧老闆您說的,本店自入駐長樂街以來店譽清流、蓋不欺客,這在附近都是可以打聽得到的。”

店主放下手中的賬本,走上前來,客氣地說道:“一看您的身份就不一般,實話跟您說,這劍匣是從境外花了大價錢買回來的,昨日方才運到,我這也是小本生意,要不您再抬一手?”

富商拍了拍店主的肩膀,朗聲說道:“我也不欺你,這樣子,兩千金幣不能再多了,兩頭都有得賺,生意才做的開嘛。”

“既然老闆如此說話了,我也不墨跡了,劍匣您拿走,願您財路暢通,富貴花開。”

富商將劍匣收走並將金幣遞給了店主。

店主拿了錢,滿臉微笑地送走了富商。

“店家,這把劍我可以看看嗎?”潘龍指了指剛才富商沒買走的那把古劍。

“公子您請便!”

說實話,店主其實也沒看出來那把古劍的奧妙所在,至於這把古劍為什麼原來用金貴的劍匣包裝,可能真如富商所言,那隻不過是一種買賣的包裝方式,經常混在生意場上,這種包裝賣貨的方式他也見了不少。

光賣掉劍匣他本身已賺了三四成,此時的他也再沒把心思放在那把古劍上。

潘龍將那把古劍握在手裡拿了起來。

古劍劍身靠近劍柄之處有一行黑金篆刻,其文繚繞,但由於年代久遠其上面的刻字早已模糊不清,把玩了半天,除了老舊和比普通的劍厚以外,他也並未發現有什麼特殊之處,但在劍柄入手的那一刻卻讓他產生一種奇異的感覺。

“難道真的是一把普通的古劍?”潘龍眉頭緊皺,心中陷入沉思。

此時,離秦南天不遠處的街道上突然變得熱鬧了起來。

“喲!這不是月兒姑娘嗎?”一位白衣男子走到一名身穿青衫的女孩面前。

“沒想到今日竟然能在這長樂街與月兒姑娘相遇,這緣分真是妙不可言呀,月兒姑娘美貌出眾,出來逛街竟無隨從跟隨,若是被歹人欺負,豈不是讓人心疼!不如由在下充當護花使者,一應花銷均由在下買單!不知月兒姑娘意下如何?”

這名白衣男子正是楓城大家族吳家吳二公子吳太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