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一個月,穀子都收進穀倉裡存放起來了。

過了中元節後,羅睿把打穀機和風谷機的圖紙和製作方法,親自送到了彭縣交給了何知縣。

何知縣接過看了後,大喜,心想;這李夫人真是我的福星,看來今年就能再上一層。

何知縣親熱地對羅睿說,“你們夫妻竟然造出如此神奇的農具,我要向皇上上湊,給你家請功勞。”

羅睿行禮道,“大人,這是我和內子還有幾位朋友合力而成的,這是身為大齊的子民應該做的,我和我夫人只祝願我大齊繁榮昌盛。”

何知縣送走羅睿後馬上寫了湊折,把圖紙和製造方法,讓人快馬加鞭朝京城送去。

豆子收回來後,李秀開始忙著釀製醬油,作坊裡又購進了大批的醬缸。

李秀把加鹽和香料,還有最後的勾兌步驟,分別教給了春花、陳氏還有香秀。

作坊裡開始趕工製作醬曲,曬制醬曲,二三十個人忙了一個多月,總算把醬裝進了醬缸裡,擺放在曬場裡曬制起來。

中秋節到了,李秀給工人們發了月餅和肉,讓工人們輪換著歇息了兩天。

李秀家也團聚在一起,坐在葡萄架下,吃月餅賞月。

虎子從葡萄架上剪了幾串葡萄洗乾淨,擺放在桌上,吃了後,問李秀道,“娘,毛梨子可以釀酒,咱們家的葡萄這麼甜,可以釀酒嗎?”

李秀吃了顆葡萄,點點頭道,“當然可以,可是就咱們家這點和你外婆家的那些,釀不了多少酒出來,再說娘當年把方子賣給了林老闆,釀葡萄酒和毛梨酒有異曲同工之處,我們不好釀製來賣。我今年有插種了一些,等屋後的葡萄產量多了,釀一些來自己喝。”

圓子拍著桌子,嘴裡叫著,“喝、喝。”

李秀揉揉他軟滑的頭髮,笑道,“你知道些啥啊!還喝喝的。”

羅睿靠在椅子上,看看兩個孩子,再看看李秀,一種平安喜樂的美好感覺湧上心頭。

中秋節後,棉花開始吐絮了,潔白的棉花從棉桃裡迸裂出來。

李秀把以前做的麝皮手套拿到李家,和李老爹、林氏一起拿著布袋戴著草帽,頂著大太陽,到屋後摘棉花。

李秀對李老爹和林氏說,“棉花殼容易把手割傷,你們要小心點。”

兩人點點頭,把棉花摘下來來放進布袋裡。

幾人把棉花摘回家家後,攤開曬在曬墊裡。

賴小妹和鐵牛看著曬墊裡的棉花讚歎不已,鐵牛抓了一把握住手裡,笑道,“想不到還有這麼柔軟的東西,像絲一樣軟。”

李秀看著那些棉花,心裡在想應該用什麼辦法,才能把棉籽從棉花裡面取出來。

李秀沒有弄過棉花,不知道以前是怎樣把棉籽去掉的,怎麼種還是剛回家打算開廠時,天天看農業頻道記下來的。

到九月底,才把那些棉花一批批摘完,曬乾。

李秀最後想到的辦法就是,用最原始的辦法,把長釘像梳子一樣,釘了幾排在木板上,把棉花放到上面梳直後,把棉籽從棉花裡一顆顆取出來,李秀和林氏幾人用了幾天的功夫把棉花和棉籽才分離了一半棉花出來。

李秀心想才這麼點棉花就費了十來天的功夫,才把棉籽摘下來,以後產量多了,可沒那麼多功夫來慢慢摘。